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方營造的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于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并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fā)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guī)模。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云塔等。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莊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白馬寺香佛堂
慈悲濟世,利益中眾生。本堂因眾生業(yè)重,煩惱障礙。被無名所纏繞,
特立次香佛堂。按佛法之儀規(guī),在大德高僧的指導下。在各界領導的指導下,在四方居士的幫助下。在此姻緣下建立此香佛堂,解問答疑。祈福延壽,超拔亡靈。利益友情,普度眾生。構建和諧社會,
特別提醒:本頁面所展現(xiàn)的公司、產品及其它相關信息,均由用戶自行發(fā)布。
購買相關產品時務必先行確認商家資質、產品質量以及比較產品價格,慎重作出個人的獨立判斷,謹防欺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