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處理:賦予 “內在韌性” 的核心工序清砂后的鑄鐵試驗平臺需通過熱處理優(yōu)化材料性能,根據(jù)材質與使用需求選擇不同工藝:
1.淬火:如高錳鋼鑄件加熱至奧氏體區(qū)域后淬水激冷(水韌處理),保持奧氏體組織,提升耐磨性與韌性;
2.退火 / 正火:消除鑄造應力,細化晶粒,改善切削性能;
3.人工時效:通過低溫長時間保溫消除內應力,防止使用中變形;
4.鑄態(tài)調質:針對特殊性能需求,調整強度與韌性的平衡。
案例:高錳鋼平臺若未淬火,內部組織易析出碳化物,導致脆性增加,影響測量精度。
二、整形:修復 “外在缺陷” 的精細工程1.矯正:
1.機械矯正:對凝固、冷卻或熱處理中產(chǎn)生的變形,常溫下用機械力(如壓力機)校正;
2.高溫矯正:變形量過大時,加熱至高溫后利用自重或外加壓重復位,適用于大型平臺。
2.修補:
1.焊接修復:針對外部砂孔、氣孔等缺陷,用同質材料焊接填補;
2.堵漏處理:對氣密性要求高的平臺,滲漏處壓入堵漏劑密封。
3.表面精整:
1.用懸掛砂輪、高速砂輪打磨表面,消除粗糙與凹凸,為后續(xù)加工奠定基礎。
三、粗加工:邁向 “精度成型” 的過渡階段1.加工目的:
1.提前暴露內部缺陷(如縮松、夾渣),降低后續(xù)工序損失;
2.去除多余鑄造余量,減輕平臺重量;
3.為工作面的刮削 / 刨削等精加工預留合理余量。
2.加工要點:
1.按技術條件對工作面、吊裝孔等局部進行銑削、刨削,表面粗糙度控制在 Ra≤20μm(視精度等級調整)。
四、防銹處理:守護 “長期耐用” 的必要防護1.處理流程:
1.檢驗合格后,清除表面油污、鐵屑;
2.噴涂防銹底漆(如環(huán)氧富鋅底漆),形成隔離層,防止運輸與存放期間銹蝕。
2.特殊場景:
1.潮濕環(huán)境或長期存放時,可額外包裹防銹紙或涂抹防銹油,增強防護。
五、工藝邏輯總結:從 “毛坯” 到 “成品” 的質量閉環(huán)清砂→熱處理(性能優(yōu)化)→整形(缺陷修復)→粗加工(尺寸預成型)→防銹處理(防護封裝),每一步均服務于平臺的精度穩(wěn)定性與耐用性。河北威岳技術通過該系列工藝,確保鑄鐵試驗平臺在發(fā)動機實驗室、汽車制造等場景中發(fā)揮基準作用。
技術咨詢通道:
·官方網(wǎng)址:/
·聯(lián)系人:銷售部經(jīng)理 張女士
·電話:1378057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