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倒入無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對著自然光觀察,白酒應清澈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淀物;然后聞其香氣,用鼻子貼近杯口,辨別香氣的高低和香氣特點;后品其味,喝少量酒并在舌面上鋪開,分辨味感的薄厚、綿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協(xié)調(diào),余味的有無及長短。低檔劣質(zhì)白酒一般是用質(zhì)量差或發(fā)霉的糧食做原料,工藝粗糙,通常是冒充酒或暢銷酒,喝著嗆嗓、傷頭的酒,一定是劣質(zhì)酒。
判斷酒的度數(shù)可以用搖晃的方法。搖動酒瓶后,如果出現(xiàn)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時間在15秒鐘左右,酒的度數(shù)大約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時間在7秒鐘左右,酒的度數(shù)約為57度~60度。
味——嘗酒中重要的部分,飲酒入口要慢而穩(wěn),使酒先接觸舌尖,次兩側(cè).后到舌根,使酒液滿舌而進行味覺判斷,主要看“酸、甜、苦、辣、澀”五味是否協(xié)調(diào)、平和。酒的味感是關系酒品優(yōu)劣的重要的品評標準,酸味給人以醇厚、清爽、干凈的感覺;甜味給人以舒適、滋潤、圓正、純美豐滿、濃郁的感覺;苦味在一些酒品中也并非劣味;適量的澀味對于一些特定酒品可以提高品質(zhì)。酒品中的辛辣味是不受歡迎的,給人以沖頭、刺鼻等不良感覺。
香型白酒的大曲,著重于堆,覆蓋嚴密,以保潮為主。培養(yǎng)期各工藝階段主要以翻曲來區(qū)分,階段不十分明顯。窗戶的封啟以實際需要而定。熱曲和晾曲,主要依賴翻曲操作,只有當制曲頂點溫度超越規(guī)定的工藝極限時,才進行翻曲,放潮降溫??刂茻崆旤c溫度較高,一般在50℃以上,紅至禧52℃,個別者高達60℃以上,如全興大曲60℃,德山大曲60—65℃。翻曲次數(shù)較少,不象清香型白酒大曲翻曲頻繁,屬于中溫曲和高溫曲,工藝特點為多熱少晾。因此,斷面茬口不清亮.曲香味濃,以黃色曲居多。濃香型白酒因大曲用火的不同,主要是熱曲溫度頂點不同,分為中火曲和大火曲,實際即中溫曲和高溫曲。一遍高溫曲的用曲量大,白酒的曲香味濃;中溫曲用曲量小,白酒的曲香味稍淡。實際測定,中溫曲的糖化力、液化力、發(fā)酵力,都比高溫曲大。為了互相補充,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異性能,有些白酒廠,常把高溫曲和中溫曲配合使用,從而收到出酒率和質(zhì)量兩者兼優(yōu)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