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原料為“沙”,沙是仁懷地區(qū)土話,指的是紅纓子糯高粱。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稱糙沙,投料后需經過八次發(fā)酵,每次發(fā)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由于原料需要經過反復發(fā)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凈,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jié)。
風格——酒品的風格是對包括酒品的色、香、味、體的品質的評價。同一類酒中的每個品種之間都存在差別,每種酒的獨特風格應是穩(wěn)定的,各種名貴的酒品無一不是以上乘的質量和獨特的風格,而受到廣大飲者的喜愛的。品評酒品風格使用突出、顯著、明顯、不突出、不明顯、一般等詞語進行評價。
清香型白酒特點的標準是:清香純正,醇甜柔和,自然諧調,余味爽凈。清香純正就是主體香乙酸乙酯與乳酸乙酯搭配諧調,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無雜味,亦可稱酯香勻稱,干凈利落。總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為:清、正、甜、凈、長五個字,清字當頭,凈字到底。
清香型白酒以高梁等谷物為原料,以大麥和豌豆制成的中溫大曲為糖化發(fā)酵劑,采用清蒸清糟釀造工藝、固態(tài)地缸發(fā)酵、清蒸流酒,強調“清蒸排雜、清潔衛(wèi)生”,即都在一個“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不應有濃香或醬香及其異香和邪雜氣味。
以容器的材質、容量的大小,貯存的溫度及環(huán)境不同對酒質的影響也各不相同。以陶壇貯存。陶壇是我國歷史悠久的貯存容器。這種容器是以高溫焙燒而成,在高倍電子掃描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陶壇周身存在許多氣孔,這些氣孔又存在于燒結的玻璃狀態(tài)中,所以既透氣又不發(fā)生滲漏現象,同時本身又有遠紅外線的存在,對原酒陳釀過程有很好的催陳作用,是一種優(yōu)良的貯存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