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在加熱時,鐵與氧或鐵與燃料燃燒時 的生成物 (CO2、H2O汽等) 的化學作用, 而形成一層氧化層,稱為氧化皮。在被加熱坯料表面分布成三層;內層由細小顆粒的FeO組成,占 氧化層全厚的40%; 中間層由粗大顆粒的 Fe3O4組成,占其厚度的50%左右; 外層由Fe2O3組成,占10%左右。由于氧化鐵皮和鋼的膨脹系數不一致,故疏松而易于脫落,同時氧化鐵皮的熔點 (1300~1350℃) 較低,致使鋼在高溫下加熱時,氧化鐵皮的脫落或熔化會暴露出金屬的表面,因而使氧化繼續(xù)不斷地加速進行。
燒結原料氧化鐵皮是燒結較好的輔料,一方面,氧化鐵皮相對粒度較為粗大,可改善燒結料層的透氣性,另一方面,氧的過程中會大量放熱,可以降低固體燃料消耗,同時提高燒結生產率。
氧化皮主要成分是鐵水表面生成的鐵及鐵中合金元素的氧化物,浮渣是浮在鐵水表面的熔渣,其成分氧化鈣、二氧化硅、硫磷氧化物、氧化皮及其它造渣劑所形成的熔點較低的玻璃狀混合物,以防止鐵水氧化。
氧化皮:是金屬表面的氧化膜,也就是表面金屬被氧化后形成的薄層??梢苑乐菇饘偕P,保護氧化膜內的金屬不被腐蝕。
鋼在熱軋前,往往要在1100~1300℃加熱和保溫。在此溫度下,鋼表面于高溫爐氣接觸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1~3mm厚的一次鱗以及由粗軋側壓不充分、除鱗不徹底所致。該一次鱗也稱為一次氧化鐵皮。一次鱗的內部存在有較大的空穴,一次氧化鐵皮為灰黑色鱗層,呈片狀覆蓋在鋼板表面。鱗層主要成分由磁鐵(Fe3O4)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