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盡可能使模具漲型力中心與壓鑄機距離小,這樣可能使壓鑄機大杠受力比較均勻。
經(jīng)常檢查模具起重吊環(huán)螺栓、螺孔和起重設備是否完好,確保重吊時人身、設備、模具。
定期檢查壓鑄機大杠受力誤差,必要時進行調整。
毛坯的綜合機械性能得到顯著的提高。另外,該工藝生產(chǎn)出來的毛坯,外表面光潔度達到7級(Ra1.6),如冷擠壓工藝或機加工出來的表面一樣,有金屬光澤。所以,我們將壓鑄模鍛工藝稱為“極限成形工藝”,比“無切削、少余量成形工藝”更進了一步。
模具的強度限制著壓射比壓的限度;
影響操作的效率;
控制和調節(jié)壓鑄過程的熱平衡;
鑄件取出時的質量(如變形等);
模具成形表面的質量既影響鑄件質量,又影響涂料噴涂周期,更影響取出鑄件的難易程度。 [2]
由此可見;鑄件的形狀和精度、表面要求和內(nèi)部質量、生產(chǎn)操作的順利程度等方面,常常是與壓鑄模的設計質量和制造質量有直接關系的。更重要的是模具設計并制造好以后,可以再修改的程度就不大了,上述的作用與鑄件質量的關系也就相對地固定了。
壓鑄模在壓鑄生產(chǎn)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決定鑄件的形狀和尺寸的精度;
已定的澆口系統(tǒng)(特別是澆口位置)決定著熔融金屬的填充狀況;
已定的排溢系統(tǒng)影響熔融金屬的填充條件;
模具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盡可能使模具漲型力中心與壓鑄機距離小,這樣可能使壓鑄機大杠受力比較均勻。
經(jīng)常檢查模具起重吊環(huán)螺栓、螺孔和起重設備是否完好,確保重吊時人身、設備、模具。
定期檢查壓鑄機大杠受力誤差,必要時進行調整。
帶較大抽芯的模具或需要復位的模具也可能需要動、定模分開安裝。
其中,壓鑄模的設計,實質上則是對生產(chǎn)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因素的預計的綜合反映。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分析鑄件結構、熟悉操作過程、了解工藝參數(shù)能夠施行的可能程度、掌握在不同情況下的填充條件以及考慮到對經(jīng)濟效果的影響等等步驟,才能設計出合理的、切合實用并能滿足生產(chǎn)要求的壓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