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殖草魚苗,需為其營造適宜的環(huán)境。池塘是常見的養(yǎng)殖場所,面積以 3 - 5 畝為宜,水深保持在 1.5 - 2 米。池塘底部應平坦,淤泥厚度控制在 10 - 20 厘米,過多的淤泥易導致水質惡化。在魚苗放養(yǎng)前,要對池塘進行徹底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殺滅池塘中的病原體、野雜魚及其他有害生物。清塘后,注入新水,并施入適量基肥,如發(fā)酵后的有機肥,培養(yǎng)浮游生物,為草魚苗提供天然餌料。
水質管理至關重要。草魚苗適宜生長在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的水體中。溶氧含量應保持在 5 毫克 / 升以上,可通過安裝增氧機來調節(jié)溶氧。定期檢測水質的酸堿度,草魚苗適宜的 pH 值范圍為 7.5 - 8.5。同時,要控制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含量,避免超標對魚苗造成毒害。水溫對草魚苗生長影響顯著,在適宜水溫 20 - 32℃時,草魚苗攝食活躍,生長迅速。當水溫低于 15℃時,草魚苗食欲減退,生長緩慢,因此在冬季要做好保溫措施,夏季高溫時則要適當加深水位,防止水溫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