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酒比低度酒好的誤區(qū)
偶爾聽身邊愛酒人士說起,“喝酒我只喝50度以上的酒,低度太淡,沒勁”“收藏酒就要高度的,越高越好!”其實,低度酒也有它的優(yōu)勢。只是長期愛喝酒的人們已有了對白酒的自我判斷,形成了不同的喝酒習慣和口感認知。另外全國各個地域的歷代文化傳承,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酒文化。每個地域對酒的口感、度數(shù)要求也不相同。不論高度酒還是低度酒在當今老酒市場都占有一席之地。
按度數(shù)分的話,白酒均屬于高度酒,高度酒又分為:高度白酒(50°以上)、降度白酒(又稱中度 白酒,40~50°)、低度白酒(40°以下)。40度的白酒也歸類于高度酒,那什么是低度酒呢?釀酒師胡星杰告訴大家比如啤酒就屬于低度酒。一般的啤酒其酒精含量在3.5~5%之間,故國外把含酒精2.5~3.5%的稱稍為淡啤酒,1~2.5%含量的稱為低醇啤酒,1%以下的酒精含量則稱為無醇啤酒。啤酒度數(shù)低,保質期短,無法做長期保存收藏。
用香型來判定酒好壞的誤區(qū)
醬香型白酒,以茅臺為代表,這類香型白酒的香氣香而不艷,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濃不猛,回味悠長,倒入杯中過夜香氣久留而不散,且空杯比實杯還香,令人回味無窮。醬香型白酒是由醬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兌而成的。所謂醬香是指酒品具有類似于醬食品的香氣,醬香型酒的香氣組成成分極為復雜,到至今未有定論,但普遍認為醬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和低沸點的醇類組成的復合香氣。
大家都知道中國白酒有幾種經(jīng)典香型,包括: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兼香型等。這些香型只是中國白酒中比較明顯的香型,還有董香型(董酒)、鳳香型(西鳳酒)、芝麻香型(山東景芝酒)等的酒,但是,有時即使是同一款香型白酒香氣也不一定完全一樣,就拿同屬于濃香型的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古井貢酒等來說,它們的香氣和風味也有顯著的區(qū)別,其香韻也不相同,因為各種名酒的獨特風味取決于其主體香含量的多寡外,還受各種香味成分的相互烘托、綴沖和平衡作用的影響。
概念年份酒的誤區(qū)
市場存在一些包裝精美的高端年份酒,打上“五十年陳釀”類字樣,價格不菲,其實是用少量原酒來做引子,然后用大部分的一兩年的新酒勾兌調和而成。這種年份就其實也就是營銷的一種噱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