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只產于青藏高原,—般生長在海拔3500--4000米的氣候高寒,土壤濕潤,且含有機質的高山草甸頂部和分水嶺兩側的草地及地勢較平緩的 山坡上。這里的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地表平均溫度為攝氏4.4至9度。
冬季,蟲體在凍土中結成僵硬狀態(tài),稍不小心便會折斷,入春后隨著溫度升高蟲體又變的柔軟,蘇醒后,便進入有性繁殖階段,從頭部長出—根紫紅色的小草。而且這種幼蟲既耐旱又耐濕,土壤干旱時,它能吐出大量絲狀物,將身體包裹起來,以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
當土壤淹水時,它在水里泡上三天三夜還能夠繼續(xù)活下去。奇哉!冬蟲夏草的變化生長,實為生物界中的一大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