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當朋友,對自己傾吐成長中的煩惱與快樂,然而,孩子愈大愈難與他們溝通,這是很多父母共同的感受。這是由什么造成的呢?其實,孩子也想對父母說實話,只是很多父母不懂溝通技巧,在溝通中多半端著家長的架子,甚至和孩子制氣,孩子又怎么愿意與你溝通呢?因此,聰明的父母都是善于傾聽的父母,對于孩子的心聲,他們不但認真傾聽,還給予反饋、耐心引導,給予孩子的建議。那么家長該怎么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呢?鄭州思圖勵志少年軍校的老師給您一些建議。
1.堅持雙向原則
家長與孩子交流時,要堅持一個雙向原則,讓孩子有話能說。比如,在傾聽的時候,無論孩子的觀點是否正確,你都應該給予贊賞,然后可以批評指正,這樣可以鼓勵孩子更大膽、更深入地交流。同時,作為家長,更要有話會說。如果能用通俗易懂的話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用簡明扼要的話揭示一個復雜的現(xiàn)象,用熱情洋溢的話激發(fā)一種向上的精神,孩子自然會潛移默化,受到感染,明白父母的苦心。
2把命令改為商量,給孩子建議而不是意見
在很多問題上,父母不要太過武斷,也不要替孩子做決策,而應該先詢問孩子的意見,“你是怎么認為的呢?你打算如何處理呢?你打算什么時候開始做呢?”這就表達了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在了解他的想法后,如果有些部分不正確,那么,我們再以研究和探討的語氣與之商量:“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我們還要考慮這件事的可行性,不是嗎…你認為媽意見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