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井蓋進程由熔煉、澆注及熱處理三部分組成。本文別離討論各工序對球墨鑄鐵耐腐蝕功能的影響。
影響鑄鐵井蓋耐腐蝕功能的要素
鑄鐵的熔煉工藝是影響球墨鑄鐵井蓋耐腐蝕功能的重要要素。因為熔煉工藝直接決議了鋼液的純凈程度,從而較終決議了井蓋的內在質量和井蓋成分。熔煉進程中較重要的是脫碳保鉻,其次是盡可能脫出鋼液中的非金屬夾雜物。
鉻是耐腐蝕元素,鉻的氧化物在球墨鑄鐵外表構成一層鈍化膜,阻止了球墨鑄鐵的進一步氧化,才使球墨鑄鐵具有耐腐蝕功能。球墨鑄鐵中的鉻含量低于12時,會使球墨鑄鐵耐腐蝕功能顯著下降。
而碳含量直接和鋼的耐腐蝕功能密切相關。碳的存在使球墨鑄鐵在焊接或在約510~788℃加熱時容易發(fā)生晶界貧鉻現象,導致晶間腐蝕。因而球墨鑄鐵耐蝕功能遭到鋼中含碳量的強烈影響。低碳(≤0.08%C)和超低碳(≤0.03%C堪至于高純(≤0.015%C)球墨鑄鐵是現代球墨鑄鐵的發(fā)展方向。
非金屬夾雜物數量與分布對球墨鑄鐵的耐腐蝕功能也有重要影響。雜質的存在可能使球墨鑄鐵成分不均勻,使球墨鑄鐵外表的電極電位不一致,導致電化學腐蝕。因而下降鑄鐵井蓋中的雜質也能添加球墨鑄鐵的耐腐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