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皮的產生,除 造成鋼材大量損失外,還將引起許多不良后 果,主要有: (1)氧化皮使鍛件表面粗糙。 鍛造時,如果將氧化皮壓入鍛件內,嚴重的 會成為廢品; (2)清除氧化皮需要增加一些 額外的輔助工序及設備;(3)氧化皮有較高 的硬度,鍛造時不但增加了變形能量的消 耗,而且會加速鍛模的磨損,降低使用壽 命; (4)氧化皮對耐火磚起化學腐蝕作用, 使加熱爐爐底過早損壞。
氧化皮去除方法:
1、三酸(硫酸+硝酸+鹽酸)酸洗:三酸酸洗是將三種酸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是去除不銹鋼氧化皮比較有效的一種酸洗方法。 三酸酸洗方法可以順利去除不銹鋼氧化皮,但缺點是由于酸洗過程中有二氧化氮大量析出,惡化勞動條件,污染了環(huán)境。另外酸洗過程易產生過酸洗現象,所以不提倡廣泛應用這種方法去除供應氧化皮。
2、硝酸+氫氟酸酸洗:該方法是不銹鋼酸洗的較好方法之一。常用配比如下:氫氟酸(HF)4%—6%、 硝酸(HNO3)8%—12% 使用溫度50—600C 酸洗時間要依鋼料表面上氧化皮情況而定:一般為20—40分鐘。操作過程一定要勤翻勤看,防止過酸洗現象。 優(yōu)點是:這種酸洗法酸洗速度快、易操作、質量也好,但缺點是:氫氟酸毒性大,需要良好通風條件及廢水處理條件。 [1]
3、堿煮——酸洗復合法,主要是為了克服三酸酰法的弱點。這種復合方法不僅可改善酸洗質量,而且金屬消耗也較少。堿煮可以松動氧化皮,然后再用酸洗法去除氧化皮。 堿煮液的成分一般采用氫氧化鈉(NaOH)和硝酸鈉的混合液。堿煮的時間同產品的鋼種、規(guī)格、數量、氧化皮狀態(tài)等有關。 堿煮后的鋼材應立即浸入水槽中爆去氧化皮,然后再用三酸酸洗法去除氧化皮。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堿煮的鋼料應是干燥的、無水的,以避免熱堿液濺傷人。操作過程需謹慎細心,必須多觀察,多記錄表面的變化。達到操作的目的。
含Si量較高的鋼,由于鐵皮中氣孔直徑大,空冷時的裂紋容易在氧化鐵皮厚度中間停止,除鱗時裂紋與基底金屬相平等傳播,導致基底金屬側的氧化鐵皮易殘留下來,所以氧化鐵皮剝離性不好(如圖1)。由于氧化鐵皮易殘留,導致隨后的氧化過程中,Fe2O3比例高,使氧化鐵皮呈紅色。含Si 0.2%以上的鋼,由于加熱時在氧化鐵皮與基底金屬界面產生層狀的Fe2SiO4,界面溫度在Fe2SiO4的凝固溫度1170℃以下時,鐵皮對基底的著力增強,剝離性更差,導致紅色更重。
水爆”除熱軋銅帶坯表面氧化鐵皮工藝是在熱軋線上,以水作介質,用“水爆”的方法去除熱軋銅帶坯表面氧化鐵皮。本發(fā)明是在熱軋銅帶坯溫度為650-850℃內在線“水爆”,用常溫水作介質,“水爆”過程中水溫調節(jié)在50-100℃以內。此工藝適用于高溫熱軋銅帶坯表面去除氧化鐵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