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電工應掌握的電工知識(一)
人身
1.觸電危害
觸電是指人體觸及帶電體后, 電流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它有兩種類型, 即電擊和電傷。
1) 電傷-非致命的
電傷是指電流的熱效應、 化學效應、 機械效應及電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體傷害。電傷會在人體皮膚表面留下明顯的傷痕, 常見的有灼傷、 電烙傷和皮膚金屬化等現象。
2)電擊
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 破壞人體內部組織, 影響呼吸系統(tǒng)、 心臟及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 甚至危及生命。在觸電事故中, 電擊和電傷常會同時發(fā)生。
3)影響觸電危險程度的因素
a.電流大小對人體的影響
通過人體的電流越大, 人體的生理反應就越明顯, 感應就越強烈, 引起心室顫動所需的時間就越短, 致命的危害就越大。按照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和人體所呈現的不同狀態(tài), 工頻交流電大致分為下列三種:
① 感覺電流: 指引起人的感覺的小電流(1-3mA) 。
②擺脫電流: 指人體觸電后能自主擺脫電源的電流(10mA) 。
③致命電流: 指在較短的時間內危及生命的小電流(30mA)。
b.電流的類型
工頻交流電的危害性大于直流電,因為交流電主要是麻痹破壞神經系統(tǒng),往往難以自主擺脫。一般認為40~60 Hz的交流電對人危險。隨著頻率的增加,危險性將降低。當電源頻率大于2000 Hz時,所產生的損害明顯減小,但高壓高頻電流對人體仍然是十分危險的。
c.電流的作用時間
人體觸電,當通過電流的時間越長,愈易造成心室顫動,生命危險性就愈大。據統(tǒng)計,觸電1-5min內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鐘內60%救生率,超過15分鐘希望甚微。
觸電保護器的一個主要指標就是額定斷開時間與電流乘積小于30mA.s。實際產品一般額定動作電流30 mA,動作時間0.1s,故小于30 mA.s可有效防止觸電事故。
d.電流路徑
電流通過頭部可使人昏迷;通過脊髓可能導致癱瘓;通過心臟會造成心跳停止, 血液循環(huán)中斷;通過呼吸系統(tǒng)會造成窒息。因此, 從左手到胸部是危險的電流路徑;從手到手、 從手到腳也是很危險的電流路徑;從腳到腳是危險性較小的電流路徑。
e.人體電阻
人體電阻是不確定的電阻,皮膚干燥時一般為100 KΩ左右,而一旦潮濕可降到1 KΩ 。人體不同,對電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樣,一般地說,兒童較成年人敏感,女性較男性敏感?;加行呐K病者,觸電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
f.電壓
電壓是指人體不戴任何防護設備時,觸及帶電體不受電擊或電傷。人體觸電的本質是電流通過人體產生了有害效應,然而觸電的形式通常都是人體的兩部分同時觸及了帶電體,而且這兩個帶電體之間存在著電位差。因此在電擊防護措施中,要將流過人體的電流限制在無危險范圍內,也即將人體能觸及的電壓限制在的范圍內。國家標準制定了電壓系列,稱為電壓等級或額定值,這些額定值指的是交流有效值,分別為:42V、36V、24V、12V、6V等幾種。
關于更多培訓考證知識,可以免費咨詢佛山英杰職業(yè)教育梁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