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中國是一個傳統(tǒng)文化底蘊豐富的國家,而在這些禮儀當中,孝道是為重視的。提到孝道就不得不說守孝。我們都知道守孝要穿喪服,那喪服是從何時起開始是白色的呢?
中國歷史上傳統(tǒng)喪服也用白色。在中國人的葬禮上,死者的親屬朋友通常還臂挽黑紗,胸襟上別著白色的小花,以此來表達對死去親人的哀悼和敬意。
白色,往往使人聯(lián)想起冰雪、白云,給人以明亮干凈、暢快、樸素、雅致與貞潔之感。在歐洲,白色總是象征著友誼與愛情的純潔無瑕。西方人舉行婚禮,新娘的婚紗必須是白色的。在中國,古代文人志士就常以素衣寄寓自己的清高,有身份的人通常著白色——《管子·幼官》:“九和時節(jié),君服白色?!?/p>
奇怪的是,中國傳統(tǒng)喪服也用白色。在中國人的葬禮上,死者的親屬朋友通常還臂挽黑紗,胸襟上別著白色的小花,以此來表達對死去親人的哀悼和敬意。而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喪服顏色通常為黑色,以黑色表示悲哀,以白色表示喜悅和快樂。民族間的差異如此不同,這是為什么呢?
中國喪服使用白色(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是從周代開始的。周代產(chǎn)生了五服制度,即按服喪重輕、做工粗細、周期長短,分為五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在喪禮中要求喪服是白色,禁止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帽子,稱“羔裘玄冠不以吊”(《論語·鄉(xiāng)黨》)?!案狒谩?,就是黑羊皮,毛皮向外。喪服顏色以白色為主,已成為定制。這種制度,一直延續(xù)到清代。清代的寡婦,著雖黑色衣裙,但在喪禮上仍需著白色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