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要求:種植蘆薈的土壤應該排水性好、疏松、,可摻入沙礫灰渣。土壤的排水透氣性不好會造成蘆薈根部呼吸困難,甚至爛根后死掉。當盆土出現(xiàn)板結(jié)時,要適當進行松土。
溫度要求:蘆薈原產(chǎn)于熱帶地區(qū),典型的寒冷和溫暖,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到30度,濕度為45%~85%,當溫度降至約5攝氏度時,蘆薈會停止生長,采取一些保溫措施,如移至室內(nèi)或適當覆蓋(在冬季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搬到室內(nèi)保溫)。
澆水要求:水份是所有植物生長的必備,但過多澆水很容易導致萎縮、腐爛甚至死亡。所以平時澆水時不要一次性澆太多,并注意花盆及土壤的排水性。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沖,以免盆土容易板結(jié),影響盆土的透氣性。
施肥要求:但為了促進蘆薈的生長,應施用少量肥料。常用肥料是氮、磷、鉀比為15~15的復合肥。盆栽植株直徑25~35 cm,高15~40厘米,每次可使用3~7g,兩個月后一次性使用。一年一次,將有機肥料(如餅肥、雞糞、堆肥等)應用于每盆0.5-1.0kg。
日照要求: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以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還不能曬太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上十天半月它才會慢慢適應陽光下茁壯成長。
繁殖要求:(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只需要從母株的花盆中任意挑選一些小苗分出來就可以繁殖了。一些蘆薈在生長到一定的年份之后,它的根部或者比較大的根須位置會長出很多的小蘆薈苗。我們可以將其拔出來或者挖出來都可以拿來繁殖出新的植株。具體的操作是:挖取任意小苗或者選擇一些長得比較健壯的小苗,帶根須挖出來,如果沒有很多根,只需要帶一點半木質(zhì)化的基根即可,然后將其放入新的盆土中栽種,然后澆透水即可完成。
(扦插繁殖)蘆薈的葉子可以通過扦插進行繁殖新的植株。葉子扦插繁殖的植株,我們在取得葉子的時候需要將其從母株上剝下來,注意是剝,不是剪或者切!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其帶有與莖稈接觸的一些肉質(zhì),正是這些與莖稈接觸的地方才可以長出新的根須。我們剝?nèi)『线m的葉子之后,將其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曬幾天,然后需要準備一盆肥沃的泥土,等待其傷口風干之后將傷口的一端斜斜的插入泥土中,保持葉面在上,也背朝下即可。深度主要以澆水的時候葉子不會倒下來即可。然后澆透水放到陰涼、散光、通風的地方養(yǎng)殖。一般在溫度20~30℃左右扦插半個月左右就可以長出根須,一個月左右即可長出新苗。
蘆薈是一種不管養(yǎng)在室內(nèi)還是室外都很合適的植物,不僅美化環(huán)境更是家中一道獨特的自然景觀。想把蘆薈養(yǎng)到爆盆,請牢記這些種植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