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堂的安置,講究的是要表現莊重、莊嚴、哀痛的氣氛,不要表現出輕浮華麗的情調。靈堂安置是否成功,檢驗的標準應看是否能使人一步入靈堂便情不自禁悲痛之感。靈堂的安置,一般著重在靈堂門和靈堂兩個部分。靈堂門的安置主要是門框上應懸一大型白紙長方型的橫額,中書“靈堂”二字,以示靈堂由此而入。靈堂門首須有照明裝置,橫額下在門框中心掛上中心大兩邊小三個素球,兩側貼白紙門聯。門聯可根據亡者生平功勞請人特撰,如果有困難,亦可根據亡者狀況在通行靈堂門聯中選用。
??靈堂正廳的安置,上首登墻懸掛布幕,布幕可用白色或較深重一點的色彩。布幕上面另懸橫幅,色彩要與布幕協調。橫幅上可用白紙剪字貼,或用白紙黑字書寫“悲痛哀悼xx白叟(或稱同志或稱先生)”。布幕正中懸掛亡者遺像,遺像上可根據不同狀況披紅綢或黑紗。
??遺像前應設靈案,案桌前方系白布桌圍或粘白紙桌圍,桌正中書寫奠字。如尸身已經火化,將骨灰盒安置于靈案上。如沒有火化.將靈樞(指火葬場之公用尸盒和家制棺木)擺于靈桌的左邊,靈樞或骨灰盒旁可以擺上常青盆景或鮮花。靈樞與靈桌中心要存必定的間隔,為孝家對前來吊孝者答禮的座位。
??對于親朋送來的挽聯、花圈、祭嶂等吊喪之物,都應陳設在靈堂之內,可置于遺像兩側和左右墻面之處。各種吊喪禮物之陳設,應做到色彩諧和,層次分明有序。堂內照明應合理散布,遺像與靈案部位應強于其它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