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wǎng)對于每個陽性樣品,保存檢出的食源性致病菌分離株,以便用于進一步的研究;分離菌株的編號應具有性,標識清楚;標簽應防水、字跡耐凍;各省級實驗室應建立食源性致病菌菌種庫,妥善保存食源性致病菌分離株。
推薦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菌株保藏方法有以下2種:
1.甘油冷凍保藏法
(1)保藏時間
本方法適合于菌種的長期保藏,保藏時間可達10年以上。
(2)方法
在充分加熱混勻的BHI(副溶血性弧菌、創(chuàng)傷弧菌保存時BHI中NaCl應加至3%)中加入甘油,使甘油達總體積的40%~50%,充分混合,分裝至菌種保存管(2mL左右),121℃高壓20min,備用;使用無菌棉簽從非選擇性平板上取新鮮純培養(yǎng)菌落,加入裝有BHI和甘油的無菌凍存管中,混勻后,-80℃保存(如果無-80℃冰箱,可選擇-40℃保存,但保存效果較差)。
(3)注意事項
每株菌至少保存2管,分別放置在2個不同凍存盒中,一盒日常使用,另外一盒長期保存;使用時,取出相應的凍存盒,快速接種,以避免反復凍融;使用時,無菌操作,避免污染。
2.半固體保藏法
(4)保藏時間
本方法適合于短期菌種保藏,保藏時間一般為3~6個月。
(5)方法
無菌操作,挑取待保藏的菌種,穿刺接種約含5mL無菌半固體營養(yǎng)瓊脂或半固體腦心浸液瓊脂(副溶血性弧菌、創(chuàng)傷弧菌保存時BHI中NaCl應加3%)的小試管(約15mm×100mm)中。無菌操作吸取液體石蠟,加入已培養(yǎng)好的菌種上面,液體石蠟用量以高出半固體1cm 為準,使菌種與空氣隔絕。將試管直立,置4℃或室溫(副溶血性弧菌、創(chuàng)傷弧菌)下保存。
(6) 注意事項
副溶血性弧菌和創(chuàng)傷弧菌應放置室溫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