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不少家長眼中,編程還屬于比較“小眾的”的課程,但其實早在2014年開始,國內的編程課就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如今,編程已經成為很多教育理念先進的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課的。
繼日本兩大銀行上萬人裁員事件曝光后,世界各大銀行也紛紛開始了千人級裁員計劃:德意志銀行裁員數(shù)千人,瑞信銀行裁員5000人,北歐銀行裁員6000人,澳洲國民銀行也在今年宣布裁掉近20%的員工……依據花旗銀行的預計,十年內歐美銀行將整體裁員30%,近170萬人將面臨失業(yè)。
一方面,現(xiàn)在貨幣的去現(xiàn)金化已成為不可逆的大趨勢,消費者的支付習慣直接導致銀行實體網點的需求銳減;另一方面,銀行自身也在謀求轉變,為了進行數(shù)字化和自動化的普及,裁掉低端的員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人工智能引領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已經吹響了號角,我們所知的“裁員風暴”不過是滄海一粟。
美國經濟學家凱西·戴維森(Cathy Davidson)告訴我們:當代的小學生,他們中的65%從學校畢業(yè)后,將從事目前還未出現(xiàn)的職業(yè)。如果我們仍執(zhí)著于用過時的方式去教導他們應對他們長大后的就業(yè)局勢,無疑是另一種意義的南轅北轍。時代的車輪在不斷地轉動,與此同時,每個人的價值也將被重新定義。如果不想被時代所淘汰,就要不斷地給自己的知識庫更新迭代,特別是現(xiàn)在的孩子們。
很多職場人都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我已經工作好幾年了,所掙得薪水仍然不能夠支撐我一個月的花銷?而一些剛剛畢業(yè)的年輕人,年薪就能達到幾十萬?同樣是勞動,怎么差距這么大?
特別是現(xiàn)在這樣的人工智能時代,人機交互的趨勢愈發(fā)明顯,人們依賴手機、使用電腦。未來有,使用電腦、手機和機器人會像使用紙和筆一樣普遍。
從而掌控人工智能的基礎,就是編程!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編程教育能在短期內有如此快速的發(fā)展呢?
一、編程將會成為未來孩子必備的一種新技能
我們都知道,編程和奧數(sh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編程又與奧數(shù)有所不同,雖然在鍛煉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編程和奧數(shù)感覺很像,但它更應該被看做是一門新的“外語”。也就是人與計算機交流的語言。在未來,編程很有可能成為比英語更重要的“第二語言”。當青少年編程教育的重要性被植入人心,一場席卷全球的“編程風”開始蔓延開來~
目前,歐美的16個國家、亞洲的韓國、以色列,甚至中國臺灣,都已將編程納入中小學課程。在我國,編程課程雖尚未完全普及,但目前在對信息技術比較重視的省市比如浙江省已將信息技術納入2017年的新高考方案高考科目,教育部門也已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學校辦學水平的考評體系……可以說,少兒編程正在全國范圍內從“非剛需”向“剛需”轉變。
二、國家各項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我國也開始逐步重視青少兒的編程教育。去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指出: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今年1月,教育部頒發(fā)的《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將從興趣課程變?yōu)楸匦拚n程,并大幅度提升了學生在編程、計算思維、算法方面的思維要求。
編程不只出現(xiàn)在中小學課標范圍內,也已被納入了高考范疇,而且將在短時間內逐步推廣開來。2017年浙江新高考,明確將信息技術學科(含編程)納入高考的考試科目。不僅如此,北京、山東等教育大省也預備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