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族造景中,水草成為了塑造一個漂亮美觀的重要材料之一,但是水草種類多樣,每種水草都有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水草和其他材料相配才能塑造出一個美的環(huán)境,但是愛好者們并不知道所有水草的樣子,可能你的景缸已經(jīng)非常美了,想不想知道你漂亮的缸里水草的名字那?
水生植物一般是指可以生長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水生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環(huán)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發(fā)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類群。大型水生植物為除小型藻類以外所有水生植物類群,有挺水、浮葉、濕生和沉水等類型。濕生植物是偶然或不經(jīng)常的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是根莖水生的水生植物;根生浮葉植物是一面葉氣生的水生植物;只有沉水植物是完全的水生植物。
挺水植物:即植物的根、根莖生長在水的底泥之中,莖、葉挺出水面。常分布于0-1.5米的淺水處,其中有的種類生長于潮濕的岸邊。這類植物在空氣中的部分,具有陸生植物的特征;生長在水中的部分(根或地下莖),具有水生植物的特征。常見有:蘆、蒲草、荸薺、蓮、水芹、茭白荀、荷花、香蒲。
濕生植物,是生長在過度潮濕環(huán)境中的植物。有些蕨類、附生蘭科植物、萬年青等生活在熱帶雨林中。濕生植物主要包括水生、沼生、鹽生植物以及一些中生的草本植物,在自然界具有特殊的生態(tài)價值,同時對人類欣賞、藥用、食用開發(fā)等也有獨特作用。紅樹林是比較典型的濕生植物
浮葉植物生于淺水中,根長在水底土中的植物,僅在葉外表面有氣孔,葉的蒸騰非常大。如荷花、睡蓮。
沉水植物是指植物體全部位于水層下面營固著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它們的根有時不發(fā)達或退化,植物體的各部分都可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通氣組織特別發(fā)達,有利于在水中缺乏空氣的情況下進體交換,這類植物的葉子大多為帶狀或絲狀。
下面是常見水草:
苦草:俗稱面條草、龍須草、扁擔草,是水生草本植物。具匍匐莖,葉基生,葉片狹長如帶狀,葉片長度隨水位深淺而有差別,葉片碧綠半透明狀,婷婷玉立于水中。對水質(zhì)的適應性較強,喜弱堿性水質(zhì),不喜高溫,耐寒,喜光。
皇冠草:葉柄粗壯,葉片寬長又多,株高60厘米以上,是華麗的大型水草。原產(chǎn)于巴西,與陸生巴西木相似,宜在大型水族箱中栽種。適宜在弱酸性、中性水中生長,喜溫、喜光,水溫要24℃以上,26—28℃宜。
金水藻又名金魚草,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莖長20-60厘米,細長而多枝,莖較脆弱,容易折斷。葉呈線形,長15-25毫米,通常有6-8片葉輪生,沒有葉柄。它形態(tài)美麗,似陸上的黑松,生命力較強,在水溫低至4℃時也能生長良好,生長于池塘、河流、湖泊、溝渠中,我國各地區(qū)均有分布。在水族箱種植時,只有在底部鋪些細砂、碎石予以固定即可。如在繁殖期種上一些,還是親魚產(chǎn)卵很好的附著物。常見的種類有五刺金魚藻、東北金魚藻、寬葉金魚藻、細金魚藻等。
莫絲:屬于苔蘚類植物,不開花也不產(chǎn)生種子也沒有根。這類植物比起種子植物有相當長的進化史,其化石可以追溯到四億四千萬年前的志留紀。絕大多數(shù)的莫斯類植物體態(tài)小、無導管、陸生,而有的可以高達55cm,有的是半水生的。
黑藻俗稱溫絲草、燈籠薇、轉(zhuǎn)轉(zhuǎn)薇等,屬水鱉科、黑藻屬單子葉多年生沉水植物,莖直立細長,長50-80厘米,葉帶狀披針形,4-8片輪生,通常以4-6片為多,長1.5厘米左右,寬約1.5-2cm。葉緣具小鋸齒,葉無柄。廣布于池塘、湖泊和水溝中。在中國南北各省及歐、亞、非和大洋洲等廣大地區(qū)均有分布。
小海帆: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北部、亞馬遜河流域。有著從深綠色到茶褐色的心形葉片,葉尖為尖形,由葉柄水平的支撐著。葉片可以長達15-20厘米,寬5-10厘米,主葉脈有5-7條。只要適應了環(huán)境以后,在明亮的光照條件下可以生長的極為良好。可以在水面看到它的花朵。和皇冠草一樣分子株繁殖。水溫22-28℃為宜。
紅蛋:一種適應力極強的水草,原產(chǎn)于巴西南部。高度可達40-50厘米。為成熟的葉片略帶紅色,長30-40厘米、寬4-5厘米,葉脈明顯,邊緣有皺褶。強光下的觀賞效果,但是強光下需要加強肥料的供應。水中無法開花。可以利用葉柄分出的子株或者根部發(fā)出的新芽來繁殖。水溫22-28℃為宜。
象耳:北美洲中南部以及墨西哥出產(chǎn)的水草。適應力極強,比較適合單獨種植于大型水族箱。鈍頭心形葉形,長20-25厘米、寬10-15厘米。有長柄的漂浮葉生長,但只需減掉就可維持水中葉的生長??稍谒骈_出白色的花朵,在人工授粉以后可結(jié)果。靠莖生側(cè)芽繁殖。水溫22-28℃為宜。
虎耳:原產(chǎn)于北美,又名水瓜子菜。葉片橢圓形,葉長 30 毫米,強光照射時,莖頂上的葉片呈紅至茶色的變化。喜較強光線及較低水溫。水族箱適宜水溫為 16~24℃。
水車前草:又名水白菜,葉片沉水性,基生,葉片淡綠色,薄而透明?;ㄩ_在水面上,生長在池塘、小湖和緩流水溝中,我國華東和廣東、廣西均有分布。
水榕:根莖橫向伸展,向上方長出綠葉。對水質(zhì)適應范圍極廣,耐活易種,但在水溫超過30℃的軟水中,葉片萎縮成小型,生長較慢。適宜溫度為 5~20℃。多用于偏堿性魚類的水族箱造景。
狐尾藻又稱羅漢藻、野生金魚藻,為水生草本植物,種類較多,按葉子生長位置分,有對生、互生、輪生多種。其顏色因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同而異,有全綠、莖紅葉綠、莖葉綠中泛紅等多種。其中以輪葉狐尾藻和小狐尾藻、穗花狐尾藻分布廣。輪葉狐尾藻莖粗壯而柔軟,沉水,葉羽狀,全裂,4片輪生,夏季開小白花,是很美麗的水草,是制作魚巢的材料。
毛莨又稱梅花藻,為多年生水生植物,大體分腎狀葉與披針葉兩大類。開黃色小花性耐寒,分布較廣,為養(yǎng)殖者所寵愛。
丁香蓼,性喜溫,好陽光,在北方地區(qū)冬季如室內(nèi)有取暖設(shè)備,便不會枯萎。其葉卵圓形,生長旺盛時能伸出水面,顏色由綠變紅,頂端開白花,美麗悅目。
宮廷草,是一種很容易配置的觀賞水草。很多草友,在次接觸養(yǎng)草,次接觸造景的時候,也都我們常說的宮廷類的草作為開缸的水草,它生長迅速,形態(tài)美麗,葉型舒展,容易成活,所以深受廣大玩家的歡迎
百葉俗稱孔雀尾,屬唇形花科,葉叢生,水中葉呈柳葉刀形,葉尖略呈圓形,葉緣鋸齒狀,葉面綠色至淡褐色,葉背為紅色或綠色,以輪生方式排列在粗壯的莖部;水上葉粗短,暗綠色,葉緣鋸齒狀。pH值:6.2-7.2,硬度:2- 5°dH,溫度:24-28℃,光照:強。百葉草莖較粗,種植時直接將其插入底砂中即可,并保持適當?shù)闹昃?,需軟水、強光及充足的營養(yǎng),在水族箱中栽培變紅不易,是臺灣省水草造景愛好者常選用的水草。
鹿角苔,海綿狀漂浮性水草,葉片呈“Y”字型密集交叉而增生。pH值:6.2-7.5,硬度:2-15°dH,溫度:15-30℃,光照:強。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如果有充足的光照讓其進行光合作用,能在草體上產(chǎn)生一顆顆氣泡,形成一片片銀白色氣泡海的景觀,這也是水草迷們癡迷的原因,大面積種植能形成視覺的震憾。由于鹿角苔沒有根部,通常將它梆在沉木或石材上使之固定在底部,由于鹿角苔葉片細小,綁時應細心也可用網(wǎng)片綁縛。該草繁殖速度快,僅幾片細葉就容易吸附在其它水草或莫絲上,很快長出一片,因此為了保持美麗的造型應注意修剪。
水草對于水族箱來說已經(jīng)成為了裝飾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景物,并且水草還能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改善水族箱內(nèi)的水體環(huán)境。雖然水族箱中多了個水草造景后期護理的工作也會比較多,但是為水族箱帶來的觀賞價值卻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