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銅是一種價值巨大的可再生資源,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分類標準有多復雜且細致。了解廢銅的分類不僅有助于提高回收利用率,還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銅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過程。
舊廢銅則是使用后被廢棄的物品,如舊建筑物、運輸設備等拆解出的廢銅。這類廢銅雖然含量豐富,但回收利用的難度較大。
銅和銅基材料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回收再生。數(shù)據(jù)顯示,新廢銅通常占回收銅資源的一半以上,而舊廢銅中約有三分之一被加工成精銅,另外三分之二以非精煉銅或銅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
廢銅的分類通常以銅的純度為主要標準:
· 光亮銅(Cu > 99%):純度,可直接用于加工。
· #1銅(Cu 97%):需簡單處理后即可使用。
· #2銅(Cu 95%-96%):一般需要重熔處理。
· 馬達銅(Cu 92%-94%):主要來源于電機中的銅。
· 紫雜銅(Cu 79%-81%):含雜質較多,主要用于冶煉。
· 冶煉級紫銅(Cu 90%-92%):常用于精煉再生。
· 火燒線(Cu 95%-97%):經過焚燒的廢線,表面可能受損。
· 紫銅磚(Cu 93%):形狀規(guī)則、方便運輸?shù)膹U銅形式。
· H59黃雜銅:含純銅約59%,以鋅為主要成分,常見于黃銅加工材。
國際市場動態(tài)也是影響廢銅回收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廢銅市場的價格波動將直接影響到國內廢銅回收市場的價格。因此,關注國際市場動態(tài),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對于預測廢銅回收價格的變化趨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