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倍余額遞減法
方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一種加速折舊法,它在機器使用初期計提較多的折舊,后期逐漸減少。年折舊率 = 2÷ 預計使用年限 ×,在計算折舊額時,用年初機器的賬面凈值乘以年折舊率。不過,在后幾年(通常是預計使用年限的后兩年),要將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在這兩年內平均攤銷。
示例:一臺機器原始價值為 30 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 5 年,預計凈殘值為 1 萬元。年折舊率 = 2÷5× = 40%。年折舊額 = 30×40% = 12 萬元;第二年折舊額 =(30 - 12)×40% = 7.2 萬元;第三年折舊額 =(30 - 12 - 7.2)×40% = 4.32 萬元;第四年和第五年的折舊額 =(30 - 12 - 7.2 - 4.32 - 1)÷2 = 2.74 萬元。
機器的功能完整性:如果機器功能完好,能正常運行,調整系數(shù)可能接近 1;若存在部分功能損壞,需要根據(jù)損壞程度適當降低調整系數(shù)。例如,一臺機器功能損壞了 30%,調整系數(shù)可能取 0.7 左右。
處理方式
報廢拆解:對于無法修復或已無經(jīng)濟價值的廢舊設備,通常會進行報廢拆解。拆解后的零部件可進行分類回收,如金屬部件可回收再利用,塑料、橡膠等部件也可通過相應的回收渠道進行處理。
二手出售:一些廢舊設備雖然在原使用場景中已被淘汰,但仍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可以通過二手設備市場進行出售。這樣可以讓設備在其他需要的地方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實現(xiàn)資源的再利用。
翻新改造:部分廢舊設備通過翻新改造,更換一些磨損的零部件或進行技術升級,可使其重新達到一定的性能標準,再次投入使用。
數(shù)據(jù)記錄與報告
記錄處理過程:在整個廢舊設備拆解處理過程中,要詳細記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過程、處理結果、相關數(shù)據(jù)等信息,包括拆解時間、拆解人員、零部件分類情況、回收處理方式、危險廢物轉移記錄等。
生成處理報告: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生成廢舊設備拆解處理報告,總結設備的處理情況、資源回收利用情況、環(huán)境影響情況等,為企業(yè)或相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jù),同時也便于接受環(huán)保等部門的監(jiān)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