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咽氣時不要著急為他穿壽衣,請再陪他多聊幾句。因為人的死亡其實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剛咽氣時逝者尚有意識存在,這時他無助、更恐懼,著急為他穿壽衣只能使他更加痛苦。和他說說話幫他緩解那份無助和恐懼,讓他安心。若逝者有宗教信仰可以給他大聲念圣者的圣號或誦讀經文,使逝者得到精神上的依靠。逝者咽氣后3到4小時內尸體會變僵,讓他安心的走完后的一段路。
起靈民間把起靈叫做出殯。一般情況逝者去世的第三天就要出殯,親屬可根據火化的時間選擇出殯的具體時間。出殯前在家中做后祭奠,孝子叩頭,燒些冥錢。出殯時家屬按長幼次序依次出門。長子打引路幡摔灰盆(若長子離世由長孫或次子接替,如無兒無女可由親近的家屬接替),次子懷抱逝者遺像,其余親屬隨隊依次前進。到達殯儀館后按工作人員指引完善手續(xù)焚燒花圈。逝者火化后脫去孝服換黑紗(黑紗佩戴至百天)。
祭掃用的鮮花有什么講究
鮮花 色彩:素淡為主基調白色,黃色,紫色等。
花材:菊花,馬蹄蓮、康乃馨、唐菖蒲、白色或黃色的玫瑰等。
也可根據逝者生前喜好選擇。
不適合的花種:色彩過于鮮艷的不合適,
尸體不能自行跨區(qū)運輸,要有醫(yī)院開具的死亡證明,或者轄區(qū)派出所開具的證明,還要有殯葬管理部門開具的尸體運輸函,并使用專門殯儀車輛。
因此很多醫(yī)院會在確定病人不治后,讓家屬拉走。只要上車的時候還有氣,還是活的,就可以,到地方之后死活無所謂了,但要是上車前就已經死了,那就不好辦了。
尸體不能跨區(qū)運輸,主要是幾點考慮。
是移風易俗,我國至今仍然分火葬區(qū)和土葬區(qū),允許尸體任意運輸,火葬政策就會名存實亡。
第二是控制刑事案件,嚴控尸體的運輸,會讓拋尸變得困難。如果可以隨便運輸,只要兇手在全國范圍內買通一個火葬場,就可以把尸體運過去毀尸滅跡,很多命案后就會變成失蹤案,無法破獲。
第三是衛(wèi)生問題,尸體很容易成為疾病傳播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