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逝世,俗說“歸家”、“過身”、“過背”、“老掉”。入殮,俗說“入棺”、“收殮”。安葬,俗說“過山”、“出葬”。辦喪事,俗說“做白喜事”或做“喪事”。入殮、出殯、安葬(俗稱“落事”)都要請堪輿(俗稱“地理先生”)擇“吉日、吉時”和安葬的“風水寶地”。
纏頭:纏頭也十分講究,如果去世的是男丁,打結(jié)就在左邊,如果是女丁,那么打結(jié)就是右邊,前提是還有一個長輩在世,比如爺爺、奶奶,爺爺去世而奶奶還在世,那么打結(jié)就在左邊,如果以后奶奶也去世了,那么就不需要打左邊了,直接打結(jié)在額頭上,正中間。懂行的人一般一看孝衣和打結(jié)就明白去世的是誰,家中還有什么人。
送殯:兒子女兒孫子在前,原來是抱靈位,一般抱照片,走在前面,后面是抬棺材的人,孝子,孝女,孝孫前行一會就轉(zhuǎn)身,向棺材磕一個頭,表示對長輩的尊重。
圓墳:在逝世者入土第三日,早上早早起來,前去圓墳,把墳重新修整一下,因為入土哪天,一般把洞口添上就可以了。三日墳要早,所謂早三日,晚七日(為什么要早三日和晚七日呢 ?)。
圈墳:就是在長子的帶領(lǐng)下,所有人圍著墳,拿著鉤擔,左轉(zhuǎn)三圈,右轉(zhuǎn)三圈,大體含義為為逝世者圈圍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