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加工條件和絲網(wǎng)印刷方式的影響,既要滿足微粒順利通過絲網(wǎng)的網(wǎng)孔,又要符合銀微粒加工的條件,一般粒度能控制在3~5μm 已是很好,這樣的粒度僅相當于250目普通絲網(wǎng)網(wǎng)徑的1/10~1/5,能使導電微粒順利通過網(wǎng)孔,密集地沉積在承印物上,構成飽滿的導電圖形。
世界上已知的系礦物有50多種,可以分為自然元素、金屬互化物、硫化物、氧化物(錫石)、氫氧化物、硅酸鹽(硅錫礦)、硫錫酸鹽(黃錫礦)、硼酸鹽等幾類。在地殼巖石圈中的系礦物主要是以錫石狀態(tài)存在,常見礦物還有黝錫礦,輝銻錫鉛礦、硫錫礦、硫錫銀礦、圓柱錫礦、硼鈣錫礦、馬來亞石、鉭錫礦等十余種,其他的錫礦很少,只有地質學和礦物學的意義。錫的工業(yè)礦物很少,以現(xiàn)有選冶技術條件,有工業(yè)價值的錫礦物僅有錫石和黝錫礦,且以錫石為主。?
錫制品的種類多種多樣,同時有含錫高低,質量優(yōu)劣之分,在購買錫制品時怎樣辨別錫器的優(yōu)劣呢?主要是通過“聲、色、質、工”來說。先聞其“聲”。純凈的錫料延展性好,因扭曲有聲,故稱“響錫”。工藝品扭曲后會變型,因此購買時不能用此方法,但我們可以通過更簡單的方法“聞其聲”:用指甲由手心向外輕輕掃過錫制品,97%的錫制品有清亮的金屬聲和短暫的回音。99.9%的錫聲音不脆亮也沒有回音,屬上乘錫器。
再觀其“色”。純錫,色如銀,亮如鏡。含量97%的錫器拋光后雖亮不白,屬于暗亮;含量99.9%的錫器拋光后顯銀亮色,屬上乘錫器,貌似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