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中醫(yī),浙江中醫(yī)藥學會兒科分會顧問。 從事中醫(yī)兒科專業(yè)40余年,師承先父宣志泉先生,為杭城“宣氏兒科”第三代傳人。 研究方向:擅長中醫(yī)兒科、兒科疑難雜癥,尤以防治小兒熱厥、抽動癥、多動癥等疾病;為全國率先開展小兒熱厥、抽動癥的防治研究人之一,防治小兒抽動癥全國具有地位。 主要成果:主持及參與省級課題2項,發(fā)表論文30篇,參與編寫著作2部。
審察疾病,四診合參 以常見病、多發(fā)病入手,做到精細定位,準確定性。如感冒須分清在表、在里,或寒、或熱、或寒熱夾雜;咳嗽,常以聞診定病性,聽聲辨病位,臨床用藥更是強調。這種“工匠精神”體現(xiàn)于抽動癥等復雜疾病時,則針對多種病因,探索病機,定位定性,辨“癥”用藥,采取手段,逐步探索出療效滿意的方法。
辨治抽動,“外風”立論 宣老認為抽動癥病因,外因主要在于外風、食積、血瘀。臨床半數(shù)以上的病兒有外感癥狀或屬易感兒,多因外感誘發(fā)或加重,導致風邪留戀,抽動反復難愈;內因則以五臟功能失調,尤其與肝的關系為密切,他臟致病皆影及于肝,肝風內動而致抽動發(fā)作。故抽動宣老強調“外因突出風邪,內因需從肝論治,辨證論治注重食、痰、瘀,病久宜調治陰陽”的臨床原則。因能抓住病因,對因,用藥,療效顯著,從而使我院成為全國抽動癥的重點醫(yī)院之一。
驚風,動靜結合 神經(jīng)及精神行為障礙性疾病,如多發(fā)性抽動癥、多動癥、癲癇、下肢交叉摩擦癥、自閉癥等,是必用之藥,但一味地未必能達到的目的,反而會導致患兒精神萎靡,反應淡漠,智力下降等副作用,故宣老在中加用開竅醒神之品,如郁金、菖蒲等,在中加以興奮,在動態(tài)中求平衡,往往能增加之效,而減輕副作用,因此中醫(yī)此類疾病優(yōu)勢之一就是不影響智力發(fā)育。這是“宣氏兒科”以“動靜結合”原則新病種的具體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