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樁法
借助樁架自重及樁架上的壓重,通過滑車換向將樁壓入土中。壓樁法可以減少錘擊或振動打樁時噪音以及對地基土和鄰近建筑物的振動,適用于較均質的軟土地基。在沙土及其它堅硬土層中, 由于阻力過大而不宜采用。由于壓樁架高度的限制,每一根樁需分節(jié)壓入,所以接頭較多,采用硫磺膠泥作為膠結劑的接樁新工藝, 已獲得成功和推廣。
對于受水平荷載的樁,主筋不應小于8φ12;對于抗壓樁和抗拔樁,主筋不應少于6φ10;縱向主筋應沿樁身周邊均勻布置,其凈距不應小于60mm;
箍筋應采用螺旋式,直徑不應小于6mm,間距宜為200~300mm;受水平荷載較大樁基、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樁基以及考慮主筋作用計算樁身受壓承載力時,樁頂以下5d范圍內的箍筋應加密,間距不應大于100mm;當樁身位于液化土層范圍內時箍筋應加密;當考慮箍筋受力作用時,箍筋配置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的有關規(guī)定;當鋼筋籠長度超過4m時,應每隔2m設一道直徑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勁箍筋。
樁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小于C25,混凝土預制樁尖強度等級不得小于C30;
2 灌注樁主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5mm,水下灌注 樁的主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50mm;
3 四類、五類環(huán)境中樁身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港口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JTJ 267、《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計規(guī)范》GB 50046的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