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木樁或石樁等砸進地里,為了使建筑物基礎堅固。用專用機具將各種材料的樁打入、壓入、振入或旋入地基土中的施工方法。常用的有錘擊法、振動法、射水法和壓樁法等。1876年《打樁汽機》:“地面土質松濕之處,欲起建房屋或工程之事,以打樁為極要之工。”
振動法
打樁時,把大功率的振動打樁機安裝在樁頂上,利用振動力來減小地基土對樁的阻力。在沙土中打樁效率很高,也可用于沉、拔鋼板樁和鋼管樁。
壓樁法
借助樁架自重及樁架上的壓重,通過滑車換向將樁壓入土中。壓樁法可以減少錘擊或振動打樁時噪音以及對地基土和鄰近建筑物的振動,適用于較均質的軟土地基。在沙土及其它堅硬土層中, 由于阻力過大而不宜采用。由于壓樁架高度的限制,每一根樁需分節(jié)壓入,所以接頭較多,采用硫磺膠泥作為膠結劑的接樁新工藝, 已獲得成功和推廣。
樁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小于C25,混凝土預制樁尖強度等級不得小于C30;
2 灌注樁主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5mm,水下灌注 樁的主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50mm;
3 四類、五類環(huán)境中樁身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港口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JTJ 267、《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計規(guī)范》GB 50046的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