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票貼現的限制: 1.出票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其后手以此票據進行貼現的,通過貼現取得票據的持票人不享有票據權利。 2.背書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其后手以此票據進行貼現的,原背書人對后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票據責任。 3.商業(yè)匯票的持票人向非其開戶銀行申請貼現,與向其開戶銀行申請貼現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是,持票人有惡意或者與貼現銀行惡意串通的除外。 4.再貼現和轉貼現。再貼現是指票據到期前,貼現銀行向中央銀行背書轉讓票據,中央銀行扣除再貼現利息后,將余額支付給貼現銀行的一種票據行為。轉貼現是貼現銀行向其他商業(yè)銀行背書轉讓票據的票據行為。兩者均為票據尚未到期,貼現銀行基于資金的需要,而向中央銀行或其他商業(yè)銀行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
商業(yè)匯票是出票人簽發(fā)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票據的持票人。辦理商業(yè)匯票必須注意下列事項: (1)辦理商業(yè)匯票必須以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為基礎,出票人不得簽發(fā)無對價的商業(yè)匯票用以騙取銀行或其他票據當事人的資金。 (2)商業(yè)匯票的出票人,應為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法人以及其他組織,與付款人(即承兌人)具有真實的委托付款關系,并具有支付匯票金額的可靠資金來源。 (3)簽發(fā)商業(yè)匯票必須依《支付結算辦法》第78條規(guī)定,詳細記載必須記載事項。 (4)至2012年,我國使用的商業(yè)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所采用的都是定日付款形式,出票人簽發(fā)匯票時,應在匯票上記載具體的到期日。 (5)商業(yè)匯票可以在出票時向付款人提示承兌后使用,也可以在出票后先使用再向付款人提示承兌。商業(yè)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的持票人員均應在匯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兌;承兌不得附有條件,附有條件的承兌視為拒絕承兌,承兌無效。 (6)商業(yè)匯票的持票人向銀行申請貼現時,必須提供與其直接前手之間的增值稅發(fā)票和商品發(fā)運單據復印件,貼現銀行辦理轉貼現、憑發(fā)運單據復印件。貼現利息的計生機算,承兌人在異地的,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的銀行應另加3天的劃款日期。
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時,如果購貨企業(yè)不能足額支付票款,承兌銀行按承兌協議,按逾期借款處理,并計收罰息。銀行會付款給持票人,可以按期收回貨款。商業(yè)承兌匯票到期時,賬戶沒有足夠的錢。銀行不負責付款,由購銷雙方自行處理。
銀行承兌的作用在于為匯票成為流通性票據提供信用保證。匯票是列明付款人和收款人的雙名票據,經銀行作為第三者承兌后則成為三名票據。承兌銀行成為主債務人,而付款人則成為第二債務人。實際上,銀行承兌匯票相當于對銀行開列的遠期支票。持票人可以在匯票到期時提示付款,也可以在未到期時向銀行尤其是承兌銀行要求貼現取得現款。銀行貼進票據后,可以申請中央銀行再貼現,或向其它銀行轉貼現,更一般的做法是直接賣給證券交易商,再由其轉賣給其它各類投資者。銀行承兌匯票的重要投資者是外國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