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超聲是超聲的主要檢查方法,超聲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如內鏡超聲、超聲造影、三維成像、彈性成像等等,都是在B型超聲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凡是進行超聲工作的醫(yī)師及被檢查的患者,都應該了解B型超聲的特點、檢查前準備、檢查范圍及注意事項等等,以便更好地應用它來為被檢查者服務服務。
CT技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5年,當時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倫琴發(fā)現(xiàn)了X射線,這是醫(yī)學影像學的重要里程碑。然而,X射線在檢測重疊組織病變方面存在局限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63年,美國物理學家艾倫·科馬克提出不同組織對X線透過率差異的理論,為CT技術奠定了理論基礎。
脫落細胞學檢查常用的有陰道分泌物涂片檢查子宮頸癌,痰涂片檢查肺癌,胸、腹水離心后作涂片檢查胸腔或腹腔的原發(fā)或轉移癌和尿液離心后涂片檢查泌尿道腫瘤等。我國醫(yī)務工作者研制成食管細胞采取器(食管拉網法)檢查食管癌及賁門癌(陽性確診率為87.3%~94.2%)。還用鼻咽乳膠球細胞涂片、負壓吸引細胞法及泡沫塑料海綿涂片法等采取鼻咽分泌物檢查鼻咽癌,提高了陽性診斷率(陽性率為88%~92%)。用胃加壓沖洗法采取胃內容物檢查胃癌,也使陽性診斷率有了顯著的提高。
超聲心動圖是指應用超聲短波測距原理脈沖超聲波透過胸壁、軟組織測量其下各心壁、心室及瓣膜等結構的周期性活動,在顯示器上顯示為各結構相應的活動和時間之間的關系曲線,用記錄儀記錄這些曲線,即為超聲心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