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可評可考。一般而言,具備職稱評定條件的人不用參加全國通考,可以直接評定職稱,與考試獲得的職稱具有同等效力,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yè)單位等均與認可,并且可以將職稱評定檔案調入所在單位主管人事部門。如果有的人不具備職稱評定條件,又想獲得職稱,那就需要參加全國統(tǒng)一考試了。所以說,職稱可評可考,考評效力同等,全國各地通用。
正高級職稱評定需經自我評估、材料準備、申報程序等八步。準備材料須真實有效,評審嚴格。申報后經歷初審、學術業(yè)績評審、面試、委員會討論等環(huán)節(jié),終公示、裁定并頒發(fā)證書。弄虛作假者將受懲。具體流程因情況而異,需咨詢相關部門。
評高級職稱的主要條件:
哪些因素會影響一個人高級職稱評審的結果呢?根據目前的評審標準,主要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學歷和專業(yè)背景要求
這是獲得高級職稱的基礎條件。根據規(guī)定,評審高級工程師須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評審高級會計師須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等。申報人的學歷和所學專業(yè)也需要與申報職稱領域相匹配。
2.從業(yè)年限要求
不同領域和級別對從業(yè)年限有具體要求,一般而言高級職稱需要8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因此,工作年限不足將直接影響職稱的評審結果。
3.論文、著作要求
發(fā)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和專業(yè)著作是獲得高級職稱的一項重要條件。一般要求在過去職稱評審周期內,應發(fā)表3篇以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論文或專業(yè)著作。
4.指導學生情況
擔任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指導教師,以及參與學生的實習指導都將加分,因為這體現了自己在專業(yè)領域的教學能力和指導經驗。
5.業(yè)績和貢獻要求
完成什么水平的研究項目,取得什么成果,為所在單位創(chuàng)造了什么價值,都會考量。一定要注重在過去的評審周期內有突出的專業(yè)貢獻或成果。
高級職稱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太有用了,因為評上高級職稱就意味著你成為高級知識分子,享受的待遇也因此提高一個檔次。那么,評上高級職稱后有哪些好處呢?高級職評聘起來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不但要符合基本的學歷要求,還有一定的的科研和工作成果,尤其是現在環(huán)境下,很多單位實行職稱評聘分離,不但要評上高級職稱,還要被單位聘任才能享受相關待遇,所以晉升高級職稱壓力也是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