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英文名稱:logistics)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是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消費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guī)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物流以倉儲為中心,促進生產與市場保持同步。物流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總的來說,物流是包括運輸、搬運、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的活動,它是由供應地流向接受地以滿足社會需求的活動,是一種經濟活動。
對于“物流”的概念,不同國家不同機構不同時期有所不同,關于物流活動的早文獻記載是在英國。1918年,英國猶尼利弗的哈姆勛爵成立了“即時送貨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在全國范圍內把商品及時送到批發(fā)商、零售商和用戶手中。二戰(zhàn)期間,美國從軍事需要出發(fā),在戰(zhàn)時對軍火進行的供應中,首先采用了“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這一詞,并對軍火的運輸、補給、屯駐等進行管理。二戰(zhàn)后,“物流”一詞被美國人借用到企業(yè)管理中,被稱作“企業(yè)物流(Business logistics)。企業(yè)物流是指對企業(yè)的供銷、運輸、存儲等活動進行綜合管理。
接單:1、公路運輸主管從客戶處接受(傳真)運輸發(fā)送計劃;2、公路運輸調度從客戶處接出庫提貨單證。3核對單證
登記:1、運輸調度在登記表上分送貨目的地,分收貨客戶標定提貨號碼。2司機(指定人員及車輛)到運輸調度中心拿提貨單,并在運輸登統(tǒng)本上確認簽收
調用安排:1、填寫運輸計劃。2、填寫運輸在途,送到情況,追蹤反饋表。3、電腦輸單。
車隊交換:1、根據送貨方向,重量、體積、統(tǒng)籌安排車輛。2、報運輸計劃給客戶處,并確認到廠提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