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零件加工的精度和質量取決于加工工藝的選擇和操作的技能水平。常見的加工工藝有:銑削、車削、鉆孔、磨削、切割等。銑削適用于加工各種平面、曲面和形狀復雜的零件;車削主要是對圓柱面和軸類零件進行加工;鉆孔則用于加工圓孔。合理選擇合適的工藝,根據不同要求選用合適的切削速度、進給量和刀具。在實際加工過程中,操作者需要具備豐富的經驗和技巧,不斷優(yōu)化加工過程,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質量。
銑削機加工:主切削運動是刀具的旋轉,臥銑時,平面的形成是由銑刀的外圓面上的刃形成的;立銑時,平面是由銑刀的端面刃形成的??此朴悬c復雜,簡單說的話就是銑削加工主要是銑刀的作用,進行機加工時提高銑刀的轉速就可以獲得更快的加工速度,因此生產效率就會比較。
銑削加工特點:前面也說過生產效率高,并且銑削過程平穩(wěn),刀齒散熱較好。
大量減少工裝數量,零件加工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不需要復雜的工裝。如要改變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只需要修改零件加工程序,適用于新產品研制和改型。加工質量穩(wěn)定,加工精度高,重復精度高,適應飛行器的加工要求。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情況下生產效率較高,能減少生產準備、機床調整和工序檢驗的時間,而且由于使用較佳切削量而減少了切削時間??杉庸こR?guī)方法難于加工的復雜型面,甚至能加工一些無法觀測的加工部位。機床設備費用昂貴,要求維修人員具有較高水平。在數控編程中,所有點、線、面的尺寸和位置都是以編程原點為基準的。因此零件圖上Z好直接給出坐標尺寸,或盡量以同一基準引注尺寸。
零部件加工零件的外形、內腔采用統一的幾何類型或尺寸,這樣可以減少換刀次數,還可能應用控制程序或專用程序以縮短程序長度。
機械加工的操作步驟:
1.光整加工:這個加工原則大致就是一些打磨拋光的加工,它通常是在產品全部完成架構之后進行的步驟。
2.先面后孔:在進行精密機械零件加工的時候,對于支架這樣的工件來說,它既要進行平面加工又要機械孔加工,為了加工出來的孔的精度誤差更小一些,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有利于減小誤差。
3.劃分加工階段:產品在精密機械零件加工的時候,根據不同的產品要求要進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加工程度需要進行劃分,如果對精度要求不高,那么進行一個簡單的粗加工階段就行了。產品的進度要求越來越嚴格,后續(xù)就要進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階段。
4.基準先行:在使用機械設備對產品進行加工的時候,必須要確定一個基準面,這樣在后續(xù)的加工時候才能有一個定位參考,確定基準面之后,然后就要先把基準面加工出來。在精密機械零件中,會有不少的工件并不是通過一次性的生產出來的,而是當工件被生產出來的時候,它只不過是一個大致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