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門診,經常被家長問,“為什么孩子的治了幾年還沒好?需要多長時間?”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根據我們長期兒童管理經驗來看,判斷孩子療程要考慮的因素有:起病年齡、從發(fā)病到開始的時間、是否合并過敏性鼻炎、家族遺傳史等。
有家長不明白排隊等待看醫(yī)生為何也要很長時間?其實是首次來看病詳細問診及檢查比較耗時。次就診,需詢問詳細病史,大小問題涉及約十幾項。然后進行詳細的查體,根據病史、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確定的診斷和分級。再選擇合適的,還要給患兒和家長教會吸入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按時定期和及時復診
由于多為長期控制和預防,一般2周才能見到效果,3個月才能發(fā)揮療效,如果病情沒有變化,應持續(xù)和規(guī)律用藥。復診時候可以選擇提前1~2周電話或網絡預約掛號,一定按就診時間就診,盡量避免失約。如果就診后病情有變化應該及時就診,這時不用預約掛號,直接來我們門診獲得加號就診。
了解和學習兒童的基本知識
由于兒童需要長期,和疾病本身可以引起一些心理行為問題的出現。通過學習疾病的基本知識,自我調整和改善緊張、焦慮和急躁的情緒。就診時可以向醫(yī)生詢問自己關心的問題,或網上學習有關知識。我們兒童門診也會給患兒發(fā)放有關兒童疾病常識的宣傳資料,也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陜西兒童之家”新浪博客了解兒童的診治知識。
總之,兒童慢性疾病的特點與兒科多為急性疾病不同,在就診和模式上也有較大的差別,應盡量做到專病??凭驮\、堅持長期用藥、定期復診才能達到理想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