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病調氣,重視食積 小兒之病多起于外感,或傷飲食,很少有七情所傷,但調氣之法無論外感內傷仍屬必用,用后事半功倍。感受外邪,邪氣壅阻,氣機不通,邪無出路,變證峰起,疏機則可助邪外出;內傷疾病,傷于飲食,影及脾胃,化生痰濕,以致兒病叢生,或厭食,或吐瀉,或痰喘,或食積,無不與水濕代謝相關,在上離不開治脾、調中、化濕、消食、祛痰,欲使諸法起效,必不可少;濕熱或水濕之病,可助濕化;食積者,停積中焦,氣機升降失調,需佐之品,方能化濕消滯。同時食積又是影響肺系、肝系疾病產生、轉歸及預后的重要原因,重視化積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驚風,動靜結合 神經及精神行為障礙性疾病,如多發(fā)性抽動癥、多動癥、癲癇、下肢交叉摩擦癥、自閉癥等,是必用之藥,但一味地未必能達到的目的,反而會導致患兒精神萎靡,反應淡漠,智力下降等副作用,故宣老在中加用開竅醒神之品,如郁金、菖蒲等,在中加以興奮,在動態(tài)中求平衡,往往能增加之效,而減輕副作用,因此中醫(yī)此類疾病優(yōu)勢之一就是不影響智力發(fā)育。這是“宣氏兒科”以“動靜結合”原則新病種的具體體現(xiàn)。
診治外感,祛邪務凈 治外感熱病,內服外治雙管齊下,辨證用藥治病宜快?;蚝够蚯寤蛳拢衅渥C用其藥,多渠道祛邪,不必十分拘泥衛(wèi)、氣、營、血之分,提倡超前用藥,表里雙解,必要時寒溫并用,而牛黃、紫雪、至寶、猴棗、蘇合香等常為必用之藥,從而早期截除病邪,減少疾病進展,達到退熱快,退熱穩(wěn),徹底的效果。又因小兒外感之后,正氣雖傷,只要邪去則正安,正氣極易恢復,故當慎用養(yǎng)陰扶正之品,以防“閉門留寇”;當然,正虛邪戀,病邪日久不清者又當別論。
2016年工作室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驗收,并于2019年開始流派傳承工作室第二輪建設。2021年成立宣桂琪國醫(yī)名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