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是用攝影機、錄像機把人、物的形象記錄下來。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拍攝技巧,有夜景拍攝、雨景拍攝、建筑物拍攝、人像拍攝等,電影動態(tài)藝術拍攝同樣是拍攝的一類,但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隨著科技的進步,拍攝也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符合大眾化。
8.如果是人比較少,不適合分多排,那可以站成一排,讓所有人都相互靠近,特別是頭部盡量靠攏并涌向鏡頭,這種姿勢比起普通的木頭樁子式合影更有意思,只不過臉大的同學都比較討厭這種姿勢……
關于集體照畸變糾正:
這里所說的畸變,是指隊形排列不妥所帶來的照片畸變。為了盡可能減少畸變,排列隊形時應該注意:
1,人數(shù)少時,比如50人或100人,一組鏡頭可完成拍攝的,隊形可直接排成直條形,拍攝出來的合影不會畸變,或畸變較小。
2,人數(shù)多,200人,500人,或更多時,一個鏡頭無法完成拍攝,必須分段進行,然后合成為一張完整照片。如果隊形仍舊排列成直條形,拍攝合成的照片,會出現(xiàn)兩頭上翹類似月牙形的畸變,人數(shù)越多畸變會越嚴重。如何排列才能拍攝出方方正正符合正常視覺的合影呢?
解決辦法:即把隊型排成弧線?;《却笮?,取決機位的遠近,以機位為圓心畫弧,被攝者位于弧線之上。這樣,拼接而成的照片就好看了。當沒有可供排成弧線的專用站梯,只有固定的直條形臺階可供拍攝時,又該怎么拍攝呢?一樣可以使用上述方法,即將地面人員排成弧線。只不過,盡量將地面人數(shù)安排得稍多一些。這樣,所拼成的圖片,前排人員視覺呈現(xiàn)水平,這個水平很好掩蓋了后排的變形。值得注意的是,當人數(shù)非常多時,鏡頭要盡量地遠,以努力減少后排無法排成弧線而造成的變形。鏡頭越遠,畸變越小。
注意光線和角度:
在集體攝影中,除時間選取以外,應注意光線與視角。防止拍攝對象直接暴露于陽光下,及處于強光環(huán)境,以防眼睛疲勞及陰影影響照片質量。另外,視角選擇也要兼顧整個場景美觀和個人位置分布狀況,追求視覺上的完美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