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熟悉的口感?
我們會習(xí)慣地尋找喜愛、或者熟悉的香氣與滋味,并自然而然地以為這就是好茶的標準。但對普遍來說對一般的茶友而言,喝茶時的焦點大多停留在香氣與滋味上,習(xí)慣香氣好的茶,就是好茶。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會忽略那些尚未察覺到茶湯會在口中的擁有厚薄、滑順、細致、清爽、鮮活、陳味、喉韻、回甘等不同的滋味感覺。
眾飲得慧。中國茶道從創(chuàng)始之初對于品茗飲茶的人數(shù)就沒有任何限制,唐大歷九年(74年)春,顏真卿與陸羽、皎然、李尊、裴修、潘述裴循等19位名士聚會,在長興竹山寺品茗吟詩,喜作聯(lián)句被載入《水堂集》成為千古美談。白居易在古稀高齡之后還廣邀當時相知的壽星共同品茗,“洛中九老茶會”也在后代茶人中為佳話。眾多人相聚品茶必有語言交流,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在大眾品茗場所能得到很多信?學(xué)到很多書本上所學(xué)習(xí)不到的知識,同時茶人們相互啟迪,有利于增長聰明才智,故曰“眾飲得慧”。
日子久了,讓一個人靜下來的方式,除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是尋一處院落,一個人閑坐。找一首自己喜歡的歌,平常忙起來根本沒有時間去仔細聆聽,雖然聲音低沉,但卻能讓整個身心靜謐下來。一個人,什么也不用去想,靜坐院落,沏一壺鐵觀音。蓋壺中的鐵觀音,在熱水的沖擊下,舒展著腰伎,那種能貫穿靈魂的香氣,把一切紛擾的俗事都排解開來。
在西歐諸國當中,非常喜歡喝茶的非英國人莫屬。近代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人到達東方之后,在中國發(fā)現(xiàn)了茶葉這種特殊的飲品。茶葉這種神秘的東西傳播到英國以后,由于達官貴人對其趨之若鶩,飲茶之風(fēng)便迅速風(fēng)靡英倫三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