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穿的現代西服套裝多數限于商務場合。女性出席宴會等正式場合多會穿正式禮服,如宴會禮服等。
20世紀初,由外套和裙子組成的套裝成為西方女性日間的一般服飾,適合上班和日常穿著。女性套裝比男性套裝物質更輕柔,裁剪也較貼身,以突顯女性身型通常充滿曲線感的姿態(tài)。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配褲子的女性套裝,但被接受為上班服飾的過程較慢。隨著時代發(fā)展、社會開放,套裝的裙子也有向短發(fā)展的趨勢。20世紀90年代,迷你裙再度成為流行服飾,西裝短裙的長度也因而受到影響,因應當地習俗及情況而異。
各款西裝上衣袖口處均釘2~4枚小紐扣作裝飾,這對窄而短的西裝袖來說有和諧、放松作用。它的來歷十分有趣。傳說法國歷史上的大腕人物拿破侖一生以注重軍容著稱于世。他手下有位魯莽將軍魯彼金,此人能征善戰(zhàn),但風紀不整。他常常往袖口上抹鼻涕。為此拿破侖多次訓誡,但不見效,開除軍職吧,他又是難得的將才。后來拿破侖令軍需將軍服的袖口一律安上裝飾性尖銅釘,不但壯了軍容,也使魯彼金用袖口揩鼻涕的陋習得以糾正。以后幾經改正,尖銅釘變成了裝飾扣,但釘于袖口前諸多不便,才逐漸移到袖口的背面去。
1650年的,法國的一位大臣上朝言事,脖子上系了一條白綢巾,并打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結。法國路易十四見后大加贊賞,并欽定衣領結為高貴,下令凡爾賽的上流人物都得效仿。愛風流的路易十四演習了打結法,一時系領帶(巾)打結附庸風雅的人驟增,并延續(xù)下來。領帶的系法很多,式樣也越來越豐富。
上衣代裝手帕作美化物已風靡全球,各種擬花式樣的手帕常使人儀態(tài)生輝,有畫龍點睛之妙。這個小巧的飾物流行于美國哥倫比亞等八所高等學府。他們著西裝時愛把手帕做成隆起式花型,邊角掩于袋內,外露一部分,稱作“愛彼褶型”。這是一種學士風格美的模式,后來被社會各階層人士所接受,手帕也越來越五彩繽紛,成為博雅的一種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