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燈具按光學結構可分為泛光燈、聚光燈和幻燈三類;按舞臺上安裝的部位則又有面光、耳光、腳光、柱光、頂排光、天排光、地排光以及流動光之分。泛光系統(tǒng)是指可以發(fā)出均勻柔和的光線并能照射出一定方向燈光的燈具。單獨的泛光燈、頂排燈、腳燈和幕燈等一般用于照亮天幕、繪畫布景或演區(qū)。聚光系統(tǒng)指能發(fā)出定向并能控制光區(qū)范圍的燈具。一般是用折射原理,通過透鏡投出不同的光斑。如用螺紋柔光鏡頭則能產(chǎn)生邊緣柔和的光斑。采用反射光學結構取得聚光效果的燈叫回光燈。
要想做好專業(yè)舞臺燈的配置,首先要了解舞臺燈具的常用光位。這是正確選用配置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面光:自觀眾頂部正面投向舞臺的光,主要作用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臺基本光鋪染。
2、耳光:位于臺口外兩側,斜投于舞臺的光,分為上下數(shù)層,主要輔助面光,加強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體感。
3、柱光(又稱側光):自臺口內兩側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兩側面照明,增加立體感、輪廓感。
4、頂光:自舞臺上方投向舞臺的光,由前到后分為一排頂光、二排頂光、三排頂光……等,主要用于舞臺普遍照明,增強舞臺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點照射,主要靠頂光去解決。
5、逆光:自舞臺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頂光、橋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畫出人物、景稱的輪廓,增強立體感和透明感,也可作為特定光源。
6、橋光:在舞臺兩側天橋處投向舞臺的光,主要用于輔助柱光,增強立體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為特定光源。
7、腳光:自臺口前的臺板上向舞臺投射的光,主要輔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顎所形成的陰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變化。
9、流動光:位于舞臺兩側的流動燈架上,主要輔助橋光,補充舞臺兩側光線或其他特定光線。
10、追光:自觀眾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蹤演員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線,又用于主持人,是舞臺藝術的特寫之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舞臺燈光系統(tǒng)設計是遵循舞臺藝術表演的規(guī)律和特殊使用要求進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將各種表演藝術再現(xiàn)過程所需的燈光工藝設備,按系統(tǒng)工程進行設計配置,使舞臺燈光系統(tǒng)準確、圓滿地為藝術展示服務。
1. 創(chuàng)造完全的舞臺布光自由空間,適應一切布光要求;
2. 為使該系統(tǒng)能夠持續(xù)運行,適當加大儲備和擴展空間;
3. 系統(tǒng)的抗干擾能力和性作為重要設計指標;
4. 節(jié)能冷光新型燈具被引入系統(tǒng)設計中;
5. DMX512數(shù)字信號網(wǎng)絡技術被引入系統(tǒng)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吊掛機械根據(jù)貴方提供的圖紙,結合燈光系統(tǒng),并依據(jù)貴方建筑的實際建設情況對吊掛設備的配置進行了如下設計:
(1)會標桿1道:設在臺口內側,用于展示會議標語,突出會議主題(也可起到避免舞臺上空進入觀眾視野范圍作用)。
(2)舞臺大幕1道:位于會標后,大幕的形式有均勻伸縮式、無級調速對開式、勻速對開式、蝴蝶幕等,我們?yōu)橘F方選用的是均速對開式大幕系統(tǒng);大幕是舞臺的門戶,也是舞臺上主要幕布設施之一。它主要用于演出開始和結束的啟閉,有時也用作場幕使用。
(3)舞臺次幕1道:主體基礎同大幕一致,選用的是電動對開式次幕系統(tǒng);作為舞臺主要幕布,其作用主要是用于獨唱、演唱、獨奏等表演形式的底幕,以及在各種戲劇、戲曲的片段中,利用他的啟閉更換布景和道具。
(4)背景幕(天幕)1道:類型有升降式吊桿式、串簾式、固定式等。選用了固定式背景幕,天幕是為演出中透射幻燈布景用幕。在演出中,可根據(jù)劇情的發(fā)展,更換不同的布景或景物,在幻燈的變換下,使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5)舞臺燈光桿5道:燈光桿用來安裝舞臺燈具,滿足不同演出時的燈具更換,省時省力,方便快捷。在舞臺上空頂光桿2道,逆光桿2道,背景燈光桿1道。
(6)舞臺側光在舞臺燈光中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位置安裝在側光燈架內,設置在舞臺的左右側臺上空。
(7)邊幕桿3道、沿幕桿3道:用于吊掛邊沿幕,邊幕是舞臺兩側的幕布,它起到遮蓋觀眾對舞臺兩側的視線的作用,是為增添觀眾對舞臺美感設計的,同時增強了觀眾對舞臺的立體感。沿幕作為舞臺上沿的臺口,擋住了觀眾對舞臺上空的視線,因而襯托了舞臺的美觀。
(8)景桿14道:景桿用于懸掛場景景幕,為舞臺演出的必備機械設備(道具),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的使用會令演出呈現(xiàn)活靈活現(xiàn)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