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保障以及實施
(A)視覺的特征--趨光性/適應性/疲勞性
(B)適當亮度--劇場以及觀眾席的大小/欣賞距離/內容情景的要求/投光距離/投射面積/功率/光效利用率
(C)光具的組合--燈具性能的利用/多燈排列設置/燈具組合共用/定點光/單燈特燈/效果器材應用
(D)布光效果--投光角度-投光方向/光區(qū)組合銜接/燈具的隱蔽方式-暴露方式
(E)控制及操作--調光-改變電壓/與情節(jié)相吻合時空轉換/變化時機-臺詞-體形-曲調-聲效/編程、操作、管理
幻燈系統是在聚光燈具前再加一組物鏡使其投光成像。這種幻燈又可分為:①利用幻燈片成像的投景幻燈;②通過轉動的圓盤式鏈帶把云、水、火等活動形象投在景物上的投景幻燈;③利用長焦距物鏡使小光斑清晰成像。突出主角形象的追光燈;④橢球面凹鏡名為造型燈的燈具。
換色器的設計推廣,大大地簡化了舞臺燈具的數量,減輕了燈光工作者的勞動強度,也節(jié)約了投資金額,所以它是一種舞臺配置不可缺少的器械,市場上主要有機械換色器和電及換色器兩種。
1、舞臺機械換色器:其設計簡便,價格較低,為20世紀80~90年代中期主流產品,已經接近于淘汰。
2、舞臺電腦換色器:是一種新型換色器,其采用國際標準的DMX-512信號輸出,可由專用控制器控制,也可連接于電腦調光臺使用,它有多模式、高精度、大容量、控制距離遠等特點,成為市場換色器的主流產品。
設計說明
舞臺燈光燈位布置的頂光、區(qū)位構成布光陣列,舞臺各部位均有布光點,杜絕死區(qū),可靈活多變地按需組合。
1.頂光系統設計配置
頂光作用是對舞臺縱深的表演空間進行必要的照明,頂光配置中采用的各種燈具,大大地提高了光的透光性,可作舞臺頂光布光或染色用。
A. 配置燈具分布如下:
舞臺上空,共設有20道頂燈吊桿。其中每道頂光分別用不同數目的燈具
B.燈具的排列及投射方法:
道頂光與面光相銜接照明主演區(qū),銜接時注意人物的高度,可在道頂光位置作為定點光及安置燈光,并選擇部分燈加強表演區(qū)支點的照明;第二道至第十道可向舞臺后直投、也可垂直向下投射、可加強舞臺人物造型及景物空間的照明。前后排光相銜接,使舞臺表演區(qū)獲得比較均勻的色彩和亮度。
2.電腦燈設計配置
電腦燈主要布置在舞臺上空的頂光燈桿上,可任意調整燈具投射角度,亮度,變換圖案,光束大小,顏色等功能,確保滿足演出對電腦燈變化要求。
3.燈光換色器設計配置
安裝在部分燈具上的換色器,其作用舞臺光、染色、色彩變化、襯托劇情,達到多姿多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