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名煙回收的地方在制絲工藝上,“中華”煙葉原料不在真空回潮機上加濕還潮,而打開煙包后在蒸葉車上加濕還潮,提高煙葉的還軟性;在抽梗機上人工抽去煙梗后,煙梗降級使用于其他卷煙產品(在“中華”煙中不使用煙梗)。在卷煙工藝上,指定專用卷煙機,卷煙車速減慢(600~700支/分),卷煙紙采用杭州華豐造紙廠生產的全麻卷煙紙,同時指定生產企業(yè)必須使用浙江劍橋麻。在包裝工藝上,原先全部采用手工包裝,后采用聯(lián)合包裝機包裝卷煙,特殊規(guī)格仍采用手工包裝(扁盒、聽裝等)。在當時設備、工藝等條件相對較差的情況下,靠“質量”的思想,道道工序嚴格把關,“中華”煙無論是內在質量還是外觀質量,在全國始終處于地位。
有收藏煙標嗜好的人都知道早期的“中華”煙標和現(xiàn)在的煙標主圖案內容大致相同,卻又有質的區(qū)別。早期的“中華”煙標中,華表和天安門城樓圖案均為徒手畫成,因此與實物有較大差異,并略顯矮胖,而煙標自然也是顯得有些粗糙,為此,當時煙廠于1966年8月4日派專人趕赴北京在天安門城樓處用當時十分笨重的照相機拍下了實物,以照片上的實物作為設計的參照藍本。
由于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喉部基本無刺激、無雜氣、余味舒適等特點,黃鶴樓逐漸成為大部分煙消費者的產品。 “黃鶴樓1916”,看似牽強的組合,內蘊的卻是文明的薪火傳承。黃鶴樓,荊楚文化的千古象征之一;1916,中國民族工業(yè)百年夢想發(fā)軔的一個年號。今天的組合,更加光輝奪目,我們能體會:在歷史的交融中,在文化與夢想的雙重推動下,不經意間把時代文明推向了一個全新的境界——驕傲的荊楚人,驕傲的武煙人,孜孜以求地創(chuàng)造奇跡——終于兌現(xiàn)了,千古文人士大夫的承諾,千百年來沉淀的夢。 中國文人士族作詩為賦崇尚追求意境,人境相生、人境合一、忘我之境等等不一而足,這不僅是他們對藝術境界的追尋,更是對人生理想的追問,而境界的高下也往往決定了他們在文化創(chuàng)作領域的成就。對于一個品牌而言,境界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它的市場與前途,因此,對于一個現(xiàn)代企業(yè)來說,絕不能忽視消費者在消費體驗你的產品過程中所感受到品牌境界,這種境界既是銷售力,也是你的品牌生生不息的推動力。黃鶴樓1916,凝練著荊楚文明的精粹,鍛造著品牌至境的時代傳說。
精品木盒包裝
包裝規(guī)格:軟包卷煙規(guī)格: 一類烤煙 70mm
焦油量:15 mg煙氣煙堿量: 1.3 mg
煙支嘴棒使用金色水松紙,把玩指間,尊貴氣質自然流露。
由工程師手工完成制絲、加香、加料工藝,并全部采用手工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