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
為了看清陰影和表面起伏,照明方向應不同于觀察方向,這兩個方向所成的角度應至少為45°。然而,對于可從幾個地方看見的紀念碑而言,不可能嚴格遵守此規(guī)則,應選擇主要觀察點,照明設計中優(yōu)先考慮此觀察方向。
引起眩光的主要因素有:光源的亮度;光源的位置;與周圍照明環(huán)境的對比;光源的外觀大小與數(shù)量等。那么在泛光照明設計中如何控制不舒適眩光呢?在一些城市的沿街商店,經(jīng)常會看到招牌、廣告標牌都采用泛光照明,但是選用燈具的亮度與周圍環(huán)境的反差太大,角度安裝不合理,以及許多標牌的表面采用鏡面處理,這都造成了不舒適眩光,所以說在招牌、廣告標牌的照明設計時,要考慮到周圍的照明環(huán)境,招牌的照度一般在100~500lx,為了保證具有較好的均勻度,安裝招牌、廣告牌上面的燈具間隔應是托架長度的2.5~3倍,如果間隔太寬的話,則會產(chǎn)生扇形的亮區(qū)。如果采用側(cè)面照明,要考慮燈具的遮擋,使不需要的光盡可能的減少。在對建筑物的泛光照明中,基本上是將燈具從下向上照射,不太容易造成眩光。
在庭院小徑上安置不同樣式的照明燈,或圓或方,或燈下種植不同的植被,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避免由同一樣式照明燈造成單調(diào)的景觀。注意:這種照明景觀布局,需要定期檢查植被生長是否阻礙了燈光輸出。
不設置路燈木樁,但通過樹木投光燈和房屋筒燈在人行道上投射出充足的光線。既不影響原有庭院布局,又保證夜晚照明效果,芝加哥很多庭院照明都采用這種布局。注意:樹木投光燈和房屋筒燈要充分考慮房屋面積、庭院面積和樹木大小,合理安置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