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在機床控制中的作用
工藝要求:
四工位組合機床由四個工作滑臺,各帶一個加工動力頭,組成四個加工工位。除了四個加工工位外,還有夾具、上下料機械手和進料器四個輔助裝置以及冷卻和液壓系統(tǒng)共四部分。工藝要求為有上料機械手自動上料,機床的四個加工動力刀頭同時對一個零件進行加工,一次完成一個零件,通過下料機械手自動取走加工完的零件。要求具有全自動、半自動、手動三種工作方式。
下圖是組合機床控制系統(tǒng)全自動工作循環(huán)和半自動工作循環(huán)式的狀態(tài)流程圖。圖中S2是初始狀態(tài),驅動它的條件是各滑臺、各輔助裝置都處在原位,夾具為松開狀態(tài),料道有待加工零件且潤滑系統(tǒng)工作正常。
通常來講,一臺PLC可以同時控制2~4個伺服電機,8~32個變頻器,這些與實際的接口數量有關。PLC可按照I/O(輸入/輸出)點數來分成5個類別:1、超小型PLC,I/O點數往往在64個以內;2、小型PLC,I/O點數在64個到256個之間;3、中型PLC,有256個到2048個I/O點;4、大型PLC,I/O點數在2048個到10000個之間;5、超大型PLC,I/O點數在10000個以上。
還有以PLC結構劃分成3類:1、整體式,將CPU、指令及數據內存模塊、I/O接口、電源模塊、數模轉換等集中在一個機箱內,結構緊湊、性價比高,一般小型PLC采用這種結構;2、模塊式,將各個硬件單元劃分成若干個模塊,各個模塊可裝在框架或基板的插座上然后裝進機箱。用戶可選配不同模塊組成一個定制化PLC,具有配置靈活、 方便擴展和維修的特點,一般中大型PLC采用這種結構。3、疊裝式,結合了整體式和模塊式的特點,各個模塊相互獨立且靠電纜連接,易于擴展,配置更靈活,體積小巧。
三翻控制系統(tǒng)單翻部分由一臺電動機驅動,雙翻部分由兩臺電動機驅動。三翻控制系統(tǒng)總共三臺電動機,每臺電動機由一臺變頻器驅動,電動機帶編碼器,變頻器為閉環(huán)矢量控制方式。通訊方式是工業(yè)以太網Modbus TCP/IP,選擇的是施耐德M580系列PLC進行運行監(jiān)視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