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傳譯除了廣泛應用于國際會議之外,也在外交外事、會晤談判、商務活動、新聞傳媒、培訓授課、電視廣播、國際仲裁等諸多領域被廣泛使用。
與“同聲傳譯”相類似還有一種叫做“交替?zhèn)髯g”(或“交替口譯”)的翻譯方式也被廣泛使用,這種翻譯方式可以等待發(fā)言者講話結束后單獨進行口頭翻譯,因此比“同聲傳譯”所需時間要長一些。
同傳翻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又稱同聲翻譯、同聲傳譯、同步口譯。是譯員在不打斷講話者演講的情況下,不停地將其講話內容傳譯給聽眾的一種口譯方式。同聲傳譯的優(yōu)點在于效率高,可以保證講話者作連貫發(fā)言,不影響或中斷講話者的思路,有利于聽眾對發(fā)言全文的通篇理解。同聲傳譯是當今世界流行的一種翻譯方式,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專業(yè)性,通常用于正式的國際會議。
會議繁忙的時候,比如3~7月和9~12月,往往日程都會排得很滿,有的會議都需要提前一個多月預訂。的譯員在會議高峰的時候日收入可以達到4萬元甚至更高,所以對于譯員年收入50萬或者更多也不足為奇。此外,客戶會支付同聲翻譯的食宿費用、機票費用、地面交通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總的說來,收入很可觀,因而同傳人士也被外界稱之為“語言金領”。
同聲傳譯的市場普遍被看好,被業(yè)界形容為“不缺錢,就缺人”。同聲傳譯屬于全球稀缺人才,也是難培養(yǎng)的人才之一,據(jù)統(tǒng)計,全球專業(yè)的同聲傳譯人員總共也就2000多人,中國同聲傳譯人才更是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