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講機,在不需要任何網絡支持的情況下,就可以通話,沒有話費產生,適用于相對固定且頻繁通話的場合,由外殼、主機、電池、皮帶夾,座充、天線組成。對講機有三大類:模擬對講機、數字對講機、IP對講機。
人們通常將功率小、體積小的手持式無線電話機叫做“對講機”,以前曾有人稱它為“步談機”、“步話機”;而將功率大、體積較大的可裝在車(船)等交通工具或固定使用的無線電話機叫做“電臺”,如車載臺(車載機)、船用臺、固定臺、基地臺、中轉臺等。
無線電對講機是早被人類使用的無線移動通信設備,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得到應用。1936年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研制出臺移動無線電通信產品—— “巡警牌” 調幅車用無線電接收機。隨后,在1940年,它又為美國陸軍通信兵研制出臺重量為2.2 kg的手持式雙向無線電調幅對講機,通信距離為1.6 km。到了1962年,摩托羅拉公司又推出了臺僅重935g的手持式無線對講機HT200,其外形被稱為“磚頭”,大小和早期的大哥大手機差不多。
手持式無線對講機
這是一種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小的無線對講機,適合于手持或袋裝,便于個人隨身攜帶,能在行進中進行通信聯系,其功率一般VHF頻段不超過5W、UHF頻段不超過4W。通信距離在無障擋的開闊地帶時一般可達到5公里。該機適合近距離的各種場合下流動人員之間的通信聯系。在無線電話機的系列中,手持式無線電“對講機”的應用數量及品種是多的,約占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