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其工作電壓是4-6V,電源的頻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點。工作原理:當給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線圈通電后,線圈產(chǎn)生磁場,線圈中的振片被磁化,振片在磁鐵磁場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運動,由于交流電的方向每個周期要變化兩次,因此振片被磁化后的磁極要發(fā)生變化,磁鐵對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也要發(fā)生變化,當振片受向下的力時打點一次,當振片受向上的力時不打點,所以在交流電的一個周期內(nèi)打點一次,即每兩個點間的時間間隔等于交流電的周期。
智能拍鈕計時系統(tǒng)
適用項目:消防比武、高空快速救援技術(shù) 一般應用于消防比武考核。參賽人員到達指定終點 時,自主按下終點的智能拍鈕,即可控制光學計時主機立即停止計時,得出該參 賽人員比賽用時。
自由控制計時結(jié)束
拍鈕自帶閃光提醒
成績實時播報
設備輕巧容易攜帶
芯片計時系統(tǒng)根據(jù)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個大類:主動式系統(tǒng)和被動式系統(tǒng)。
主動式系統(tǒng),是計時芯片上帶有電池。當靠近讀取設備時,計時芯片受到電磁感應主動發(fā)出碼。讀取設備讀取到之后記錄下時間和對應的碼,就這樣記錄下選手通過的時間。
被動式系統(tǒng),是計時芯片上沒有電池。當靠近讀取設備時,通過電磁感應產(chǎn)生電源發(fā)出碼,供讀取設備讀取。因為被動式的成本低廉,因此在馬拉松這樣的場景中得到了普遍應用。
另外根據(jù)賽事計時需求的不同,還可以分為低頻計時芯片、高頻計時芯片、超高頻計時芯片。像平時的馬拉松比賽,用得多的是超高頻計時芯片,貼在號碼簿背面。對于一些高速運動項目,如自行車賽、鐵人三項等,會用到低頻計時芯片,系在鞋帶上。
低頻計時芯片(使用頻段134 kHz)受溫度,濕度,人體和金屬等干擾很小,但要求計時芯片和計時毯之間的距離很近(讀取距離20-30厘米)。所以一般系在鞋帶上。
高頻計時芯片(使用頻段13.56 MHz)讀取距離相對大一些(50-100厘米),而且通過算法保證大量計時芯片同時讀取時不會受到相互的干擾,但是會受到人體和金屬的干擾。目前經(jīng)常和低頻芯片一起做成雙頻計時芯片。
超高頻計時芯片(Gen2標準使用頻段860 to 960 MHz)讀取距離很大(可以達到2-5米),一般放在號碼布上面。但是它很容易受到人體的干擾,所以會在芯片背面貼一層泡沫膜,保證和人體的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