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類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來計時。
公元前8000年:古埃及文明制訂了12個月每月均為30天的日歷。
公元前4000年,古巴比倫人已制作日晷來紀錄。
公元前30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把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 30天,每天分為360個周期,每個周期為4分鐘。
公元前2300年:中國開始使用日晷。
紅外/激光計時系統(tǒng)
適用項目:短跑考核計時、消防比武計時 利用紅外/激光感應原理,在起點放置發(fā)令系統(tǒng),參賽人員聽到發(fā)令聲響后起跑,此時光學計時主機同步開始計時。參賽人員到達終點時,觸發(fā)紅外/激光感應線,光學計時主機停止計時,成績顯示屏立即顯示該人員賽跑所用時間。
8條賽道
同時計時/顯示成績
考核規(guī)模、考核人數(shù)
不受限
適用于有標準跑道的場地
智能拍鈕計時系統(tǒng)
適用項目:消防比武、高空快速救援技術 一般應用于消防比武考核。參賽人員到達指定終點 時,自主按下終點的智能拍鈕,即可控制光學計時主機立即停止計時,得出該參 賽人員比賽用時。
自由控制計時結束
拍鈕自帶閃光提醒
成績實時播報
設備輕巧容易攜帶
計時器的安置
計時器通常被安置在起點、終點和一些關鍵的路程標志處,如5km、10km、15km…等,基本為距離5km就安置一個計時器。它們由專業(yè)的計時員操控,確保時間的準確記錄。計時員會根據(jù)比賽開始的信號,同時啟動計時器,以確保所有選手的起跑時間都能被準確記錄下來。同樣地,在選手到達終點時,計時員會停止計時器,記錄下他們的到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