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汽車行業(yè)的特殊性,汽車線束的制造過程也比其他普通線束較為特殊。
制造汽車線束的體系大致分兩類:
1.以歐美國家劃分,包括中國:
使用TS16949體系來對制造過程進行控制。
2.以日本為主:
如豐田、本田他們有自己的體系來控制制造過程。
隨著汽車功能的增加,電子控制技術的普遍應用,電氣件越來越多,電線也會越來越多,線束也就變得越粗越重。因此先進的汽車就引入了CAN總線配置,采用多路傳輸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線束比較,多路輸裝置大大減少了導線及聯(lián)插件數(shù)目,使布線更為簡易。
在排列線束前要事先繪制線束圖,線束圖與電路原理圖是不一樣的。電路原理圖是表述各個電氣部分之間關系的圖像,它不反映電氣件彼此之間怎樣連接,不受各個電氣元件的尺寸形狀和它們之間距離的影響。而線束圖則必須要顧及各個電氣元件的尺寸形狀和它們之間的距離,也要反映出電氣件彼此之間是如何連接的。
在汽車線束二維產品圖紙出來以后,要編排線束的生產工藝,工藝是服務于生產的兩者密不可分,因此筆者將汽車線束的生產和工藝二者結合起來一起分析。
線束生產的個工位是開線工藝。開線工藝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整個生產進度,一旦出現(xiàn)錯誤特別是開線尺寸偏短,會導致所有工位的返工,費時費力影響生產效率。所以在編制開線工藝是一定要根據圖紙的要求合理確定導線的開線尺寸,剝頭尺寸。
此外,線束工藝還包括編制材料消耗定額明細表、工時測算、工人培訓等,由于技術含量值不高,這些也就不細說了。總而言之,汽車線束在車內電子技術含量和質量,逐漸成為評價汽車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汽車廠商對于線束的選擇應該尤為重視,也有必要了解下汽車線束的工藝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