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在遭遇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時,都有權針對被指控的罪行進行無罪、罪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辯解和辯論,這就是刑事辯護。
辯護權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一項基本的憲法權利。實際上,辯護權并不僅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而是每個公民、每個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因為從理論上來說,每個人都可能受到刑事指控,因此,每個人都需要并享有辯護權。
辯護業(yè)務是律師辦理刑事案件的主要業(yè)務,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律師在刑事案件中可以接受公訴或自訴案件被告人的聘請,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申請取保候審,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擔任辯護人。
律師擔任刑事辯護人的,應當根據(jù)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律師參加訴訟活動,依照訴訟法律的規(guī)定,可以收集、查閱與本案有關的材料,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會見和通信,出席法庭,參與訴訟,以及享有訴訟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權利。
法庭辯論階段,辯護意見應針對控訴方的指控,從事實是否清楚、證據(jù)是否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是否準確無誤、訴訟程序是否合法等不同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并提出關于案件定罪量刑的意見和理由。
在刑事訴訟中,辯護權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行使以外,還可以由其他人協(xié)助行使,即辯護人行使。辯護人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依法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的訴訟參與人。辯護人制度的設立彌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能力的缺陷;彌補了國家司法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訴訟權利保障的不足;促進了訴訟公正的實現(xiàn),并在社會中發(fā)揮著示范功能,促進法制宣傳教育。在中國辯護人的范圍較廣泛:律師、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親友都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但是正在被執(zhí)行刑罰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除外。
伴隨強制措施變更申請的辯護意見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辯護律師可以在審前各個階段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相對應的辦案機關提出變更強制措施的申請(通俗講就是“取保候審申請”),包括超過羈押期限、不具有社會危險性無須羈押、可能判處的刑罰不需要羈押等方面原因引起的變更強制措施申請。
實踐中,有不少變更強制措施的申請,辯護律師都只是按照格式文本提供了申請書。筆者認為,在變更強制措施的申請時,應當根據(jù)事實和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一并提交為什么可以變更強制措施的辯護意見。通過辯護意見的充分說理,說服相關辦案單位的辦案人員變更強制措施,從而實現(xiàn)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無罪、罪輕帶來極具現(xiàn)實意義的辯護效果。
當然,筆者認為,貫穿刑事辯護的整個流程,辯護律師可以書面形式提供辯護意見或者辯護文件的,遠不止上述所列的六類辯護意見。在刑辯律師的路上,律師的辦案藝術給當事人或者普通老百姓的表現(xiàn)好像是庭審時的“能言善辯”,但其實真正刑辯內在的藝術是及時在各個階段依據(jù)事實和法律提交的充分恰當?shù)臅孓q護意見,這可能才是刑辯律師辯護工作的內在之魂。筆者認為,合理妥當提交每個階段的辯護意見,將為刑事辯護律師的辯護工作增添更多實效。而刑事辯護律師是否能夠被認定為稱職甚至,關鍵在于其能夠傾其所能在各個階段及時根據(jù)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提交書面有效的辯護意見,因為畢竟這也是《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辯護人的職責。
為了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律師進行無罪辯護是,須準確地找出其無罪或不負刑事責任的法定理由,根據(jù)案件事實、證據(jù)、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宣告無罪的辯護意見。無罪辯護又分為兩種,即無罪與存疑無罪。無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事實清楚,但依照法律不構成刑事犯罪,如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意外事件、輕微的違法等等。存疑無罪是指案件的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無法得出指控的犯罪行為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為的性結論。在刑事訴訟中,指控方承擔有舉證責任,即他們負有證明被告人犯罪的全部責任,被告人不負證明自己無罪的義務,如果指控方提供的證據(jù)不充分,不足以證明犯罪行為系被告人所為,不能排除其他合理懷疑,應當依照“疑罪從無”的原則,宣告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