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guī)定: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zhí)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guī)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
辯護的概念和種類
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根據(jù)事實和法律提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材料,論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應當減輕、免除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辯護分為自行辯護、委托辯護和指定辯護。
1、自行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為自己所作的辯護,它貫穿于刑事訴訟的始終。
2、委托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律師或其他公民充當辯護人出庭為其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自己委托辯護人,也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家屬或所在單位為其委托辯護人。
3、指定辯護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形下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被告人辯護。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jīng)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被告人是盲、聾、啞或未成年人,或者被告人有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辯護人的責任及訴訟地位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35條規(guī)定,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jù)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而辯護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法律地位是獨立的訴訟參與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的專門維護者。辯護人既不從屬于法院、檢察院,也不從屬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證據(jù)的收集和審查
收集證據(jù)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和律師為了證明特定的案件事實,按照法律規(guī)定和程序,收集證據(jù)和證據(jù)材料的法律活動。根據(jù)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公安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無罪以及犯罪情節(jié)輕重的各種證據(jù),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或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jù)。公檢法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diào)取證據(jù),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jù)。
刑事證據(jù)的審查,是指司法人員對于已經(jīng)收集到的各種證據(jù)材料,進行分析研究,審查判斷,以確定各個證據(jù)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并對整個案件事實做出合乎實際的結論。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jù),重調(diào)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而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而其他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