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方銀行(指通知行)必須認真負責地核驗信用證的真實性,并掌握開證行的資信情況。對于信開信用證,應仔細核對印鑒是否相符,大額來證還應要求開證行加押證實;對于電開信用證及其修改書,應及時查核密押相符與否,以防止假冒和偽造。同時,還應對開證行的名稱、地址和資信情況與銀行年鑒進行比較分析, 發(fā)現疑點,立即向開證行或代理行查詢,以確保來證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開證行的可靠性。
銀行和出口企業(yè)均需對信用證進行認真審核。銀行審證側重來證還應注意來證的有效性和風險性。一經發(fā)現來證含有主動權不在自己手中的“軟條款” /“陷阱條款”及其它不利條款,必須堅決和迅速地與客商聯系修改,或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出口企業(yè)或工貿公司在與外商簽約時,應平等、合理、謹慎地確立合同條款。徹底杜絕有損利益的不平等、不合理條款,如“預付履約金、質保金,擁金和中介費條款”等,以免誤中對方圈套, 破財耗神。
信用證審核的要點:(1)開證銀行的政治背景和資金情況;(2)信用證的性質和開證行所承擔的責任是否明確具體,來證必須明確注明是“不可撤銷”的信用證;(3)信用證的金額,必須與合同金額相一致,如合同內訂有商品數量的“溢短裝”條款時,信用證金額也應規(guī)定相應的機動條款;(4)有效期、交單期和交貨期。按《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規(guī)定,一切信用證均須規(guī)定一個有效期,即交單付款、承兌或議付的到期日。未規(guī)定有效期的信用證,是無效信用證,不能使用。凡超過有效期提交的單據,開證銀行有權拒絕接受。(5)信用證的轉運和分批裝運條款,必須與合同規(guī)定相符。信用證如未規(guī)定“不準分批裝運”和“不準轉運”,可以視為“允許分批裝運”和“允許轉運”。如果信用證規(guī)定在指定時期內分批裝運,其中任何一期未按規(guī)定裝運,信用證對該期和以后各期貨物均告失效。
權利:被拒絕修改或修改后仍不符有權在通知對方后單方面撤消合同并拒絕信用證;交單后若開證行倒閉或無理拒付可直接要求開證申請人付款;收款前若開證申請人破產可停止貨物裝運并自行處理;若開證行倒閉時信用證還未使用可要求開證申請人另開。